苏涟觉得自己心中火气直冒。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不正常,或者说,
在多少年前,在他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并没有像自己的师兄师姐们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感受到浑身不适欲仙欲死的时候,她就已经知道,自己是不一样的。
自己是不正常的。
看着人类的尸体的时候,不但没有任何的负面情绪,还有种的感受到了……难以言明的快感。
就好像自己天生是要杀人的一样。
这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真是——这真是让人无话可说。
自己究竟是个什么人,自己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自己?兄长又会怎么看?他不知道,当然不知道。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孩子,无法明确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有着本能的厌恶。
厌恶着自己,厌恶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懦弱,自己的无助,厌恶者自己的一切。
但当时势到来之时,自己却不得不去承担一份沉重的责任。
“排兵布阵?你在我面前说排兵布阵?”
苏涟这怒气中带着讽刺的话语,几乎让枚殚瞬间就要确认他是兵临策的人。
兵临策,九州七文苑之一,乃是以兵家为主体的大势力。根据地在中原新郑附近,内部具体情况成迷。每年培养了数不清的军事人才,向九州天下各国输送。其一大特点便是,一旦在兵临策完成了一切学业,得到了毕业认证,除了一些所有人都要遵守的保密协议以外,他对于自己的学生们的发展方向从来都不加以限制。愿意去哪个国家那个地区为什么人服务,甚至要是有那个兴趣自己找个地方研究造反也好,那都是毕业生们自己的事情,兵临策一向不管。这一点与牢牢控制着鲁国的曲阜学院、通过把持要职来干涉齐国事务的稷下学宫有着不吝于天壤之别。
因为没有确定的证据,所以枚殚并没有就这么认定,而仅仅是调高了这种可能性在自己心中占据的百分点。
枚殚仅仅是保持着一贯的笑容,想了想,认为自己需要表现一些实力,或者明确地讲,他想抓住两人之间的主动权,所以需要示威,
“我其实在想,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全身上下从那个方面来看都是不折不扣的武人,却皮安排你会使用属于文人的神秘手段,哇,真是神奇,尤其神奇的是,你的手段居然不止一个。”
他笑着摇了摇扇子,
“我虽然对你后来都干了些什么时不甚了解,但一开始你都干了些什么我却很清楚。虽然枚殚型人体雷达并不具备偷听的功能,但是因为一开始的时候我需要确定你的实力究竟怎么样,所以其实暗中观察了一会,正因为你的神勇表现才觉得并不需要帮你续一秒,所以我才会自己行动的啦——”
他这算是一点点礼貌性的解释,
“一开始你把坐着的战车的马交给无关群众,那一位立刻就中了招。唔,我想想,全身的武元被限制禁锢,思想虽然自由但行动不听指挥——应该说,我判断那是他无法违背你的指令,而且没有一切反抗的手段了。就在他……从你手中接过了马缰绳之后。我想想,你给他的是,是你的左骖的缰绳吧?”
左骖,驾车三马中左边的马。后用四马,亦指四马中左边的马。《仪礼·觐礼》:“使者降,以左?出。”郑玄注:“左?设在西者,其?三马侯氏之士遂以出授使者之从者于外。”
“我记得你当时说的词是,俘虏?左骖家俘虏,我仔细想了想。啊毕竟我脑子不好用……不对!毕竟我是天才嘛,这个问题我很快联想到了出处。嗯……是哪里呢——哦,崤之战是吧。”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周襄王二十四年秦穆公得知郑、晋两国国君新丧,不听大臣蹇叔等劝阻,执意要越过晋境偷袭郑国。晋襄公为维护霸业,决心打击秦国。为不惊动秦军,准备待其回师时,设伏于崤山(xiao二声)险地而围歼之。十二月,秦派孟明视等率军出袭郑国,次年春顺利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军南境,抵达滑,恰与赴周贩牛的郑国商人弦高相遇。机警的弦高断定秦军必是袭郑,即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孟明视以为郑国有备,不敢再进,遂还师。
晋国侦知,命先轸率军秘密赶至崤山,并联络当地姜戎埋伏于隘道两侧。秦军重返崤山,因去时未通敌情,疏于戒备。晋军见秦军已全部进入伏击地域,立即封锁峡谷两头,突然发起猛攻。晋襄公身著丧服督战,将士个个奋勇杀敌。秦军身陷隘道,进退不能,惊恐大乱,全部被歼。
漂亮的伏击战,漂亮的围歼战。三万秦军几乎无一生还。
但故事并没有结束,虽然战事结束了但故事并没有结束。
率领秦军的秦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被晋军擒获。
再后来,晋襄公在继母文嬴的劝说下放走了三帅,不久,被大将先轸当面骂了一通之后,又后悔了。遂派阳处父去追捕。阳处父急急追到黄河东岸,见秦国三帅刚刚坐上渡船,阳处父知一时寻不到船只,于是心生一计,他故意解下自己所乘的左骖之马,假托是晋襄公要送给孟明视的礼物,让三帅上岸接受。孟明视有心提防,他立于船头拜谢,并不上岸受礼,阳处父的虚饵计落空。
好了,故事到此为止就可以了。
那么关键点,当然不是前面关于崤之战的那一大段,那是背景介绍,历史知识普及。关键点在阳处父那里。
坐车,解下左骖之马,接受礼物,俘虏。
重复历史即可获得报酬。
他重复了这一段历史,那位小管事接受了这一份礼物,他没有逃掉,而是被抓了回去,成为了俘虏。既然是俘虏,那么武元被禁,身不由己自然也正常的,题中应有之意。
“紧接着是吴钩,那两把凭空出现的吴钩,当时你喊的是,吴鸿,扈稽,我说的没错吧?”
吴鸿,扈稽,
这既是钩的名字,也是人的名字。
所谓“吴钩”,意思是指刀刃为曲线形的吴国刀。这种刀刃呈曲线状
第22章 22:情感在燃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