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意思。
面对着枚殚的手段,苏涟没有慌张,甚至连惊讶也只持续了短短一会。
“虽然你能够将外放的文元直接抵消掉,但——”他掂了掂手中的长剑,“这东西还在,是因为什么?因为有着实体?你没办法消除掉实体。所以说,只要当做最普通的战斗,短兵相接的硬碰硬就好。”
他这么说,也这么做的。
挥剑,没有花哨,而是最直接最短的路线,剑身滑过平直的轨道,虽然和毋名之前的剑招不完全相同,但所谓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在这一瞬间他们所寻求的最快速的攻击,却是重合的。
九州多文人。
对于文人们来说,战斗从来都不是追求的目标,而仅仅是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那就没有非用不可的理由。
所以,战斗力量不是最重要的,杜宇一些极端分子而言,说不定还是最低等的修。
追求的极致是智慧,在大部分人员都只有一两种可以利用的手段的时候,如何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祭祀,如何将自己id祭祀于封佑发展处更灵活多变的手法,那才是最考验人的地方。
除开武艺,身体素质,苏涟只有尘迹回廊这一个特殊手段。然而,即使只是一个尘迹回廊,却能够展示出数不清的书短语力量。
这就是超高等级的应用了。
人和人之间的不停,就在这方方面面或明显或隐喻的体现着。
既然说到了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九州志上,高等级的战斗,与其说是武力的比拼,不如说是智力的对决。这里有没有什么特定的等级划分,所以理论上来说任何一场战斗都可以说是充满着悬念的。
——其实以前也流行过对文元武元的等级进行划分的行为,从一开始的天地玄黄到后来的甲乙丙丁,甚至西方传来的abcd都流行过一段时间,但终究因为在这种形式下以弱胜强的频率过大,十几年前这项制度便已经废除了。
既然是智慧的比拼,那么九州的文人们,很久以来都有着这样的习惯,那就是即使是大家,也要讲究文雅。
通常是两个人面对着面留下几丈远的距离,互相之间行个礼,商业谦虚一波,然后你吟两句诗呼个风,我念两句词唤个雨,再商业互吹一波,然后讲究个风流倜傥风度翩翩,文人嘛,当然要一个侠风道骨的形象,当一个站在后方的高贵法爷,可不能像那些武夫一样,近战打脸,灰头土脸,弄得自己一点脸都没有。
文人歧视武人,没有九州人歧视蛮人那么强,但也是宋以来流传至今的传统,元以后推崇武功更是被视为没被教化的野蛮人的特征,所以,在高端局的战斗里,很难看到人与人之间、肉体与肉体之间的碰撞。
所以说,别把这两个人的行为当做常态。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清吟,高昂而通透,亦混合着让人不安的孤寂与寒意。此之所谓,诗成意至。
随着枚殚的声音传开,地面上也犹如面临寒冬的,蔓延出一片片冰霜。
然而,他的对手,苏涟,没有更换武器,而依旧是那一柄长剑,刺,挑,斩,旋,是简单利落的冻住,然而如果把简单的动作放快,快速到每一次动作便会带起一阵旋风,那么即使是最简单的动作也会有着最强烈的攻击力!
枚殚没有武器,非常吃亏。他也没想过要考紧急使用的诗文冻住这个狂战士,而是趁着苏涟的动作因为寒气而稍微减速的时候,趁机后退一步躲开了一剑。
然后——
运动!
极速!
大地就好像爆炸一般的轰鸣,一条直线上升起了一朵又一朵的蘑菇云。
轰!轰!轰!
枚殚向着某一方向逃窜,而苏涟挥着剑紧随其后,他大概有着某些能够锁定在目标身上的东西吧,就像能够绑住敌人时期失去反抗能力的长缨一样,但既然长缨在面临每单的时候会失去作用,那么其余的东西也应该一样,所以苏涟并没有再更换武器。
他手中的那是,聂政刺韩傀的长剑!刺客之刃下,从无不可杀之人!
“哈哈!来啊!”
作为被追逐者的枚殚,居然在这个时候,以违反物理定义,突然折回。
二人的速度何其之快!而一旦由追逐倏忽变为相向,其相对的运动又是何其之速!即使是苏涟,猝不及防之下也无法完全反应过来,看着猛然靠近的枚殚,大脑紧接着就意识到不能给他反击的机会。于是身体微调,勉励挥剑,虽然剑刃的气势与角度不能完美的遂了人意,却依旧是向着敌人的身体无犹豫的斩击!
他闪不开!
在苏涟的判断中,以枚单的速度,即使闪避,也无法完全从剑刃的攻击范围内躲开!
青铜的剑身难以闪烁光芒,但剑影却同样锋利锐急,恰似长蛟出水,凌然而至!
“——哈!”
枚殚的身体消失在长剑前进的轨道上。
一剑挥了个空。
苏涟不焦不恼,他看得清楚,在那一瞬间,枚殚也应该是判断出了自己无法正常的闪避开自己的攻击,于是他就像之前一样,没有向两边闪避,而是低下身子就地一滚——
毫无风度可言。
畅快的几乎想要笑出来!
一直以来,神州大地上流传的剑术,尤其是文人们推崇的、流传的剑术,讲究轻松写意,讲究契合大道,蕴含三昧,最好起个引经据典的名字,凑成一个有着特色的四字词语,这样一来别人问“你这招如此厉害叫什么名字”的时候,就不会因为回一句“上挑下刺”而尴尬,而能够自豪的说“我这招名为——天外飞仙!天火流星!天?变!天?大道!天上人间!”等。
所以,苏涟对此的态度是,
去你玛的轻松写意!去你玛的契合大道!去你玛的蕴含三昧!去你玛的引经据典!
砍就是砍!上砍下砍横着砍!刺就是刺!左刺右刺斜着刺!
肉眼难以捕捉,仅凭直觉的回身挥臂,以剑当刀,反手便砍,
中了!
靠的是武者的直觉,苏涟猜中了枚殚躲避的方向。
于是感受到了剑身传递到手指上的触感。这份感觉一直传递到大脑,为这个人带来了难以言明的兴奋感。
杀人!杀人!杀!杀!杀!
天知道他为了抗衡这种思想会花费多少心思,但——
“——!”
气流的涌动。
第50章 49:眼中的天下为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