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上就要黑了,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远处的海岸线。
追击的吴军已经陆续返回,三五成群的各自押着一队队耷拉着脑袋的俘兵。
“可累死我了!”一个吴军士兵手上牵着一匹缴获而来的黑马,脸上却是乐开了花儿。
大王胯下那匹马太小,要是换上这匹,嘿嘿!班师回城之时必定迷倒不少小娘!
“哼!这马应该也有我一份,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大王面前得了好!”另一个肩上扛着一套铠甲,气呼呼的说道。
人是一起追的,自己却只分得一套破铁甲,在吴军中谁会穿这么丑的?大王肯定也不会喜欢!
“都闭嘴吧!老子就只抓住这么个人,也不知道官大官小!”押着一个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士兵恼怒道。
都分了东西了还在叫唤不公平,我弄这么一个人给大王去做家奴吗?还怕他把大王给害了呢!
吴军分兵几路,将这些卫所兵全部赶到南渡河边,来了个瓮中捉鳖,一个都没跑掉。
“大王!”那牵马的士兵忽然大喊一声,牵起那匹黑色大马就冲了过去。
大旗下,朱君瀚肃穆而立。,脸上的血已经干透,黑漆漆的鱼鳞般黏在脸上。
“大王,我给您弄来一匹好马!”士兵跑了过来,献宝一样将缰绳递了过去。
朱君瀚哈哈一笑,拍了拍士兵的肩膀:“有心了!这马我看着甚是喜欢,我就留下了。”说完,又去拍了拍马脖子。
刚才一起的几个士兵在远处咬牙切齿,齐声骂道:“马屁精!”
“呜呜呜!”一阵号角声响起,散落各处的吴军听得号声纷纷往大旗而来。
很快,吴军全部集合完毕,朱君瀚大手一挥,队伍朝着海口大营逶迤而去。
大营内,朱君瀚马不停蹄的召集了大队以上军官,来了个战后总结。
朱君瀚坐在上首,左右是朱必忠和朱贵。
“经过这次战役,我发现了我军的几个问题。”朱君瀚说道。
军官们立刻竖起了耳朵,想要听听究竟是哪几个问题。
“火铳兵还不够多,导致火力不够凶猛,也是此次我们折损两百多人的重要原因。”朱君瀚一想起那折损的两百多人,心就在滴血。
“那大王的意思是招兵买马还是裁撤重甲兵?”朱贵想了想说道。
他算是看出来了,重甲兵在接阵前似乎作用不大,追敌时又略显笨重。但是在守势时却是有一夫当关之勇。
“当然不能!我当初如此配置小队,是考虑以后我们打过海去后,面对山区或者巷战之时准备的。”朱君瀚说道。
一个小队十二人,四个重甲兵,六个火铳兵,两个虎蹲炮兵。这配置非常中庸,可攻可守。
但朱君瀚却忽略了一点,当大规模会战,需要调集某一兵种时,会出现一个指挥的问题,突然从全团调集重甲兵,必定会混杂不同队伍的士兵。
人数少时还可以由最高将领指挥,人数一多呢?
所以大规模的单独兵种是时候要弄了。
“为了适应各类战争,我决定将虎贲龙骧两团扩编为师!”朱君瀚拍案而起,豪气顿生:“另外!在给我的侍卫营扩编成团。”
人少还真是挨欺负,不整出点名声还真是阿猫阿狗都敢上来咬一口。
“啊!”众人一阵惊呼,随后心下狂喜!扩编,那就证明都要升官了。
“这次扩编的四个团全部为火铳兵!另外将那些降兵甄别清楚,全部打散编入。”朱君瀚说完看着角落里的邓保先。
“邓营长,这甄别降兵可就看你们的了。”
“请大王放心!”邓保先起身行礼。
“林先生,此时降兵数量庞大,这工作可就靠你了,你的人手得尽快弄齐了。”朱君瀚看着满脸愧疚的林寅说道。
林寅前阵子去琼州各地,去劝降原先逃回去的那些千户,导致没有赶上这次战争。
“这次缴获了不少火炮,把那些会使这些炮的降兵都弄出来,调一个营长过去组建一个火炮团。”朱君瀚说道。
之前一直碍于没有大炮,现在有了二十几门的铜制佛朗机,完全可以先组建起来了,以后在弄个几十上百门红夷大炮充入。嘿嘿,阎罗王见了怕是也要礼让朱君瀚三分了。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朱君瀚吁出一口气。
又缓缓说道:“这次战役,士兵们打得很苦。死了的那些,家眷一定要安抚好,抚恤金一定要给足了,要够他们一家无忧的生活。”
屋内沉默了。吴军重袍泽之谊,又皆有部下战死,脸上无不凄然。
“活着的那些也要好好犒劳一番,给他们放几天假,回去和家人团圆一场。”朱君瀚叹气道。
为了神州大地,汉家天下,这些牺牲仅仅是个开始。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死在前进的路上。哪怕目标是多么的伟大正确,对于那些为这个目标而死去的人来说,都是极大的不公平。
第二天,朱君瀚率领两千精兵全歼来犯之敌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琼山城。
那些摇摆不定的降官们终于掐灭了心中那点仅剩的侥幸,暗下决心以后定要勤勉政事,老实老实实效忠吴王。连广东都司来了都没用,天下又是大乱。谁还能治得了吴王?这从龙之功怕是跑不了了。
还有那些心怀怨恨的土豪劣绅,听到这个消息后,再也不敢有朝廷打来时做个领路人的想法。
海口大营内,授衔大会正在进行。
经过此次战役,为了避免吴军在被敌军杀乱或有军官阵亡时,群龙无首导致战略战术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发生。朱君瀚决定把军衔制度拿出来。
直接照抄后世:士兵,下中上士,军士长。少中上尉,少中上大校,少中上大将。
各级军衔对应不同待遇。
为了表彰此次参战士兵的功绩,两团吴军士兵全部授予上士军衔。小队队长和队副授军士长,各级按照后世惯例授予对应军衔。
少尉中队长,中尉大队长,上尉营长......,最值得注意的是邓二娃,这个专门扛着吴王大旗跑得小卒,一夜之间连升数级,被朱君瀚授予少尉军衔。
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大排面的旗手了,比被授予少将的三朱(朱必忠,朱贵,朱寿)还要抢眼。
“大王,这自从我们全歼广东都司之后,这前来应征监军的人是日渐多了起来了。”林寅抱着一堆花名册,兴冲冲的跑进朱君瀚的营房。
林寅被派去做监军几个月了,一直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主要还是因为人手不足的原因。他的很多想法有时候靠自己一个人根本没办法落实下去。
每次和朱君瀚交流如何做士兵们的思想工作他都获益匪浅,但总是缺乏人手,没法将那些忠君爱国的思想灌输下去。
“噢?那我们的设想岂不是很快就要实现了?”朱君瀚知道胜仗的好处,却没有想到还能让一些人铤而走险。
能来做监军的,必定是识字且聪明的,这样的往往不会轻易参与前期造反。但只要有一丝即将成功的端倪,他们就会愿意来赌一赌这从龙之功。
“我今天已经招收够了现时所需之人!好多还是从北方来的灾民。”林寅兴冲冲的将花名册一股脑倒在朱君瀚的书案上。
按照朱君瀚的想法,营以上编制都要配备一名监军,除了侍卫团。这监军的职责是辅助主官管理军务,有建议权没有指挥权。各编制互不统属,无论大小直接听命于监军总长林寅。
监军很好理解,就是陆无敌的政委角色。(时间来不及了,以下可以不用看了,我先发出去,回头继续更!)
天马上就要黑了,最后一丝余晖消失在远处的海岸线。
追击的吴军已经陆续返回,三五成群的各自押着一队队耷拉着脑袋的俘兵。
“可累死我了!”一个吴军士兵手上牵着一匹缴获而来的黑马,脸上却是乐开了花儿。
大王胯下那匹马太小,要是换上这匹,嘿嘿!班师回城之时必定迷倒不少小娘!
“哼!这马应该也有我一份,总不能让你一个人在大王面前得了好!”另一个肩上扛着一套铠甲,气呼呼的说道。
人是一起追的,自己却只分得一套破铁甲,在吴军中谁会穿这么丑的?大王肯定也不会喜欢!
“都闭嘴吧!老子就只抓住这么个人,也不知道官大官小!”押着一个披头散发衣衫不整的士兵恼怒道。
都分了东西了还在叫唤不公平,我弄这么一个人给大王去做家奴吗?还怕他把大王给害了呢!
吴军分兵几路,将这些卫所兵全部赶到南渡河边,来了个瓮中捉鳖,一个都没跑掉。
“大王!”那牵马的士兵忽然大喊一声,牵起那匹黑色大马就冲了过去。
大旗下,朱君瀚肃穆而立。,脸上的血已经干透,黑漆漆的鱼鳞般黏在脸上。
“大王,我给您弄来一匹好马!”士兵跑了过来,献宝一样将缰绳递了过去。
第22章 诸事繁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