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3章 恶性循环[1/2页]

大唐极品傻皇子 丑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每户每丁10文钱,也就是3万贯钱!除了这水利税之外,其它税赋情况如何?”
      牧禅眉头紧皱,询问道。
      朝廷管辖地方时,地方官员可以视地方民情,自由制定出相应的税收政策,满足地方发展和财政的需求。
      前提条件即是,只要地方民情维稳,中央也不会出面制裁管辖,只要地方能满足每年上缴国库的地方三成税赋即可。
      而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地方官员也可以适当的上奏,依情况申请减免税赋,赈灾救险拨款等等。
      窦唯拿来两册记载地方历年税赋情况的本子,牧禅看了一眼,顿时感觉眼花缭乱。
      常见的青苗税,行商税,人丁税,田地税、免役税等税赋的比例一直有所增长也罢,其中还穿插着各种名头的临时税赋。
      比如刚才所看到的水利税,便是其中之一,而这个水利税前头还备注月份时间,每隔一两月便会征收一次,单价为每户每丁10100文钱不等。
      而正如他的绵州属于‘上、中、下等级的下州一般。
      唐朝时期,也会根据家户情况、乡县情况、或是兵马情况等等,依照‘上、中、下三个等级来划分。
      收取税赋之时,也会根据这些等级情况进行区分,设置不同的税收比例。
      牧禅对比着绵州各县的税赋情况,竟发现同为绵州乡县,但其中税种情况五花八门,天差地别,根本没法做对比。
      这其中,自然也因为地域面积的划分,有所区别。
      其中,主要根据地方住户情况作为划分。
      100户为一里,5里为一乡,1县之下管辖4至10乡。
      其中住户不足1000户则为下县,1000户以上即为中县,5000户以上即为上县。
      在绵州中人口最多的也仅为绵州城旁的巴西县,也许也是靠着绵州城,以及三江汇聚之地的缘故,此地共计有2960户人。
      占据了绵州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此捕鱼、行商、耕种、养蚕、务工等为生。
      但这日常的税种...
      粪税、屠宰税还能理解。
      这生娃要交落地税、结婚要交新婚税、死了还要给棺材税、养鱼养鸡要分别交相应的鸡税、鱼税、当渔民还要交划船税...
      哪怕是进城,除了进出城门的税以外,骡马与自己赤着脚,还得交赤脚税、骡马税等等。
      这些钱初看下来并不多,有些也仅是一文钱之数,但是这林林总总加起来,百姓身上的税赋压力可知其重!
      怪不得之前王富贵对他哭诉,若是有能力的话,皆想逃离此地了!
      而如今...
      又到了让绵州百姓们缴纳‘水利税,以此用于水利工事。
      可这税赋重、百姓生计难,长期以往之下,无法承受其重之人定然颇多,那些无法交齐税款者,又是如何处置呢?第163章 恶性循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