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一生除了赫赫战功,最为后世赞扬的便是他发明各种军械,火器的能力以及那种革新的精神。
戚继光如今才四十五岁,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
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而有了一脑袋高科技知识的朱翊钧显然是他最好的搭档。至于海瑞就不多说了,明朝有名的孤臣清官。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如今已经有五十九岁了,在古代算是高龄了。
不久之后,武英殿大殿之内。朱翊钧刚刚跨步而入便看到两个笔直站立的男子在殿中。其中一人身高九尺余,面容刚毅,一双虎目散发着精光,一身紧身武服将他衬托的极为英武。
另一人留着山羊胡,一身红色的官府稍显陈旧。身高七尺,面容清瘦,眼睛炯炯有神。
“臣,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戚继光叩见陛下,陛下圣安!
臣南京应天府尹海瑞叩见陛下,陛下圣安!”
“朕安!平身!冯大伴赐座!”
“谢陛下隆恩!”
冯保抬着一个锦墩过来,戚继光倒也直爽坐下之后便开口询问道:“不知陛下将末将召进宫可是有什么圣喻?”
“此次召两位来,确实是有两件事求教。”
“陛下盛赞,请陛下说来!”
“戚将军觉得我大明的火器如何?”朱翊钧看他如此豪爽也不拐弯抹角,直接便开口问道。
“这......回陛下,恕臣放肆!我大明的火器这些年虽然经过末将和工部尚书朱衡大人的改进依然有诸多的不便。
朝堂多年来也不太重视,无法下拨足够的银两进行改进,所以我朝的火器防守还行,若要做进攻的话还真不方便。”
戚继光的声音极为铿锵有力,引得武英殿回音阵阵。
“戚将军此言深得我意!”朱翊钧起身缓缓的在大厅里走动:“不知戚将军可还有什么好的改进方案?”
“呃......末将愚钝,前几年末将还能稍加改进,但如今的话确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戚继光也是一阵尴尬,刚刚说的义正严词,现在又毫无办法声音都虚了好多。
不过看着眼前年幼的新帝对此道极为感兴趣的样子,他也是很兴奋,毕竟他在朝中可是一直力挺振兴神机营的,可惜多年来还是未能成功。
明朝的神机营在土木堡之变后,九成九的枪炮被损毁抢走,后面虽然重组,可惜战斗力远远不如早期了。
“爱卿到是实诚!”朱翊钧也被他逗笑了:“爱卿觉得如今制约火器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回陛下,是
第6章 戚继光和海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