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王大臣案[1/2页]

大明:全球我最富 期羲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这,这...”两人听得脸色有些红润,显然是被这几个消息惊到了,如果朱翊钧说的是真的,那对大明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先不说金山银山,就那两种粮食她们听都没听过。
      如今大明粮食普遍亩产两三石(200300千克)就极为了不得了,亩产十多二十石的粮食他们想都不敢想。
      中国古代是粮本位的时期,无论什么朝代,粮食的诱惑远比金银来的直接,你可以用粮食换到任何你想要的。高产的粮食远比金银来的更诱人。
      而且古代油水少,食盐贵。普通人整天吃干饭那消耗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吃稀饭那也不是现代人的饭量可比。一个成年男人一天少不得要吃掉一公斤大米,妇女也得八两。所以普通百姓其实很少有放开了吃饱的机会。
      如今听说有这种高产粮食不惊喜才怪。
      “禹斋所说是真的?”陈太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儿臣不敢打包票,但是儿臣相信古人不会无的放矢!元朝不就从安南找回来了高产的水稻了吗?此次儿臣整合锦衣卫和东厂就是要派人去找那些粮食拿回来研究种植。
      而且还能给自己积累一些势力,虽然娘亲和姨娘能够护着儿臣,但是如此长久终究难以形成自己的力量。
      书上说了,帝王不怕犯错,就怕不敢犯错!皇帝错误能不能得到纠正就要看朝堂之上有几人是真心维护帝王。
      儿臣插手政务就越早能够归拢权利明辨忠奸树立自己的权威!”朱翊钧悠悠的的说道。
      “所以禹斋上次你和我们说希望掌军就是这个原因?”李氏问道。
      “没错”朱翊钧一脸诚恳的道。
      “禹斋,近卫军和内卫改革你自己做主就行,想来内阁也无人敢向他们伸手,但是新建部门还有粮食这事母后还需要和内阁商议一下,毕竟不是小事。”
      “多谢母后,多谢娘亲!”朱翊钧高兴的站起身郑重的行了一礼。
      “娘亲,母后,那儿臣就先回去准备了。”
      “去吧!”
      冯保见朱翊钧走出凉亭,屁颠屁颠的小跑过来跟在身后。
      路上冯保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看的朱翊钧都有些纠结。“大伴你有事?”
      “爷,奴婢想问问您内卫改革的事太后和太妃娘娘支不支持啊?”
      “呵!你瞎操什么心。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朱翊钧有些好笑“怎么?嫌手里权力不够啊?”
      “不不不,爷恕罪!奴婢是想需不需要奴婢发动下面的人给爷助助威?”
      “助什么威?此事不比调戚继光和海瑞回来,可不要让你的人乱插手,东厂和锦衣卫本就招人忌惮,你再去刺激他们,本来要成的事也得被搞黄了!”朱翊钧提醒道。
      “是,奴婢遵旨。”
      冯保这个人知书达礼,又有文艺素养,所以很受明穆宗的喜爱。先帝刚刚下岗的时候冯保就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通过遗诏驱逐了政敌孟冲,亲自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这些事朱翊钧也知道,但是他并没有说什么,那个孟冲可不是什么好人,赶走了正好。不仅有孟冲还有高淮、陈增几个更坏的朱翊钧得慢慢收拾。
  &nb

第9章 王大臣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