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9章 点亮希望[1/2页]

丰碑 吴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能够与王谷芳教授联系上,刘晓兵真是高兴坏了。
      不仅是他,大家伙全都感觉到了振奋,
      刘晓兵和王谷芳教授先通了一个电话,在王谷芳教授的指点下,刘晓兵拟定了招募收殓烈士遗骸的志愿者信息。
      想要加快收殓烈士遗骸,必须有很大的团队,有很多人参与才行。
      而一方面招募烈士收殓志愿者的信息,一方面也开始积极地筹集善款,为了修建烈士纪念碑专用。
      这些烈士为祖国的和平奉献了年轻的生命,理应被铭记,被纪念。
      在发布了招募信息之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社会各方爱心人士的消息。数以百计的志愿者前来参加收殓行动,有利用暑期热心公益的青少年、也有全家一同前来的爱心家庭。
      而王谷芳教授,也在学校展开了收殓烈士遗骸的志愿者招募活动,得到全校上下师生的积极响应。
      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相继来到了辰溪枣子林。
      这个从前救治抗战伤员的陆军医院遗址,此刻聚集的,尽是缅怀先烈,为了收殓先烈的遗骸的志愿者们。
      辰溪枣子林,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阳光灿烂的盛夏,大家在王谷芳教授的带领下,走上了山去。
      大家分成小组,分别到葬坑挖掘烈士遗骸。
      让大家痛心的是,遗骸被树根缠绕,枯枝长在骸骨上,有些甚至被白蚁筑了巢。湖南是雨水充沛的城市,环境如此恶劣,烈士的遗骸保存欠佳,根本无法采样。
      王谷芳教授说,再晚些,英烈就无法找回亲人了。
      志愿者全副武装——戴上帽子、穿上冰袖,左手铲、右毛刷,蹲在的土坑里,一层又一层地铲土。
      他们的发掘工具和鞋子沾满了泥土,这不仅增加了收殓难度,也加大了工作量。
      但他们都毫不在乎,轻轻地扫下外层泥土,他们双手捧起英烈骸骨,生恐弄疼了他们。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遗骸装入贴上了编码的袋子,等待团聚时刻的到来。
      热了,累了,困了,饿了,他们都舍不得休息。因为他们知道,一位英烈,连接着一个家庭,两千多位英烈,连接的就是两千多个家庭。他们多行动一步,多行动一点,就能点亮两千多个希望。
      刘晓兵在众多网友的请求下,对收殓活动全程进行了直播,尽管没有人去理会那部一直直播的手机,但网友们的热情,却一点都没有减少。
      这是刘晓兵第一次碰触烈士的遗骸,他刚刚摸到骨头的时候,既敬畏,又有些难过。
      这些英烈遗骸被损坏得如此严重,大部分躯体已经遗失或消逝。
      这葬坑,毕竟是掩埋了英烈几十年的土壤,他甚至想要把葬坑的每一个角落都清理干净,把遗骸完整带离那块浅浅的土地……
      湖南大学

第169章 点亮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