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远征军的臂章[1/2页]

丰碑 吴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村民们都被这些尸骨吓坏了。
      有个胆大一点的村民,小心翼翼地上前查看了一下,从一具尸体已经腐化了的衣服上,摸出了一枚臂章。
      是中国远征军的臂章。
      “中国远征军……这些尸骨……难道是埋在这儿的烈士?!”
      那个村民惊声道。
      他的猜想,一下子提醒了大家伙。
      这里是云南,是边境,更是曾经印缅战役打响的地方。
      而这些白骨,说不定,他们就是烈士!
      大家都觉得这个村民说得有道理,毕竟,谁不是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呢?村里也曾有几位抗战时期的老兵,如今只剩下了一位94岁高龄的南站平。大家伙兵分了三路,一个带着臂章去找南站平老人询问;一个赶紧去找村长。
      村长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紧接着村民带回了南站平老人的回复——这枚臂章,正是当年抗战时期远征军所佩戴的!
      由此可见,大家的猜测没有错。黄村长立刻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把这个情况上报。相关部门很快就派来了人,但遗骨数量之多。他们也是始料未及。
      而最关键的是,收殓遗骸是一件比较专业的事情,想要为这些烈士认定身份,寻找亲属或是后续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他们全无经验。
      在相关部门的职员中,有一位,一直关注着“英魂回家”烈士寻亲志愿者组织,他就是苏玉山。
      在请示了领导之后,苏玉山给刘晓兵打了电话。
      “我们这边会全程协助你们,需要什么帮忙,都尽管说。”苏玉山说,“我们领导正在赶过来的路上,我们对收殓烈士遗骸完全没有经验。而且这种大规模的遗骸,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寻亲问题。我们可以提供采样、建立dna信息库和所有需要帮助的信息,但寻亲和收殓这种事情,恐怕仍要以你们为主导。”
      苏玉山说道。
      刘晓兵点了点头。
      说话间,苏玉山的领导,周亚民来到了乌木村。周亚民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的声音洪亮,眉目坚毅,为人倒是十分和善。
      看到刘晓兵和陈四平,周亚民很是高兴,他热情地与刘晓兵和陈四平握手,道:“可把你们给盼来了!说实话,这是我们第一次应对这种情况。面对这么多先烈的遗骸,我们真的是非常紧张,很担心有哪个环节处理得不对、不及时。这毕竟是为国捐躯的烈士们啊!可能他们的家人正等着他们回家,所以我们就迫切需要你们‘英魂回家来指导我们工作。”
      “周主任您太客气了,指导谈不上,但是我们会尽全力来协助你们的。”刘晓兵说。
      “你们为辰溪枣子林烈士公墓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在咱们的合作之下,一定能把这些烈士们的遗骸工作做好!”周亚民很有信心。
      烈士们的遗骨还在等待,大家都没有太多的时间花在寒暄上,而

第174章 远征军的臂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