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国演义》。
      成书与洪武,流传至今六百年。
      一部野话历史的名著,相声艺人对“煮酒论英雄”、“桃园三结义”这些典故不感兴趣,反而只纠着一个“三”字不放,行话称之为“诗眼”。
      以诗眼为基础,荒唐地提出,《三国》中带“三”的回目最多,而且还有“三不明”、“三匹驴”、“三奇”、“三个不知道”及“三个做小买卖的”,再利用误会、谐音、着意褒贬或故意曲解等手法制造包袱儿。
      把无稽之谈说得有根有据,振振有词。
      同时通过巧妙的组合,故弄玄虚,肆意夸张,以出乎意料的荒谬,讽刺那些读书不求甚解,却时常炫耀自己,牵强附会、夸夸其谈的人们。
      这就是《歪批三国》的精髓,或者说是传统相声真正的精髓。
      达不到这一点,不能称之为好相声。
      当然,曲目再好,也离不开好艺人的演绎。
      恰好,台上的唐云风在人物塑造上把握得准。
      台下观众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
      甚至连喜欢追星,?意恋煤芫?碌男」媚铮?纪?橇诵蜗笳饷匆换厥隆
      后台的郭德刚,看得暗自点头。
      这个徒弟是真的成了。
      只是啊,年龄太小了些,千斤重担,不一定能扛得住。
      好在自己正值而立当打之年,有些事情还是自己来扛吧。
      不时,王慧拎着水壶走过来。
      “慊哥,刚子,我给你们续点水。”她笑道。
      郭德刚收回心思,突然问道:“慧儿,箱子带来了吗?”
      “带了,搁车里呢,小风这孩子见到,指定得高兴坏喽!”
      “好,你把箱子取来吧。”
      “成,等着,我这就去。”
      后台各有各的忙,台上演出始终在继续。
      上、下半场铺排得满满当当,而且有郭德刚和于慊在后台镇场,所有演员都格外的卖力气。
      助演都不是头一回,唐云风倒也不至于太操心。
      要操心,也不是临近上场这会儿工夫。
      诗在纸外,艺在台下,功夫全在外头。
      唐云风上半场是《歪批三国》,中场给自己定的是单口中活儿《糊涂县令》。
      攒底,是跟小侯爷使的一头沉,曲目《学唱歌》。
      中场单口不表,只说攒底的活儿。
      这个曲目可有意思了。
      算不上传统相声,但唐云风花的心思最多。
      相声使活,讲究把点开春。
      来到杭城开专场,那自然得讨杭城观众的喜好。
      于是乎,他把小曲《白蛇传》,歌曲《断桥残雪》,还有神曲《法海你不懂爱》,通通融合了进去。
      杭城名在西湖,西湖名在“白娘子”。
      无论新人换旧人,一辈一辈传承多少代人,依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唐云风占的就是这个巧儿。
      换个地方表演不一定恰当,但在杭城表演,那可太应景了。
      不说现场。
      他的小曲《白蛇传》和《断桥残雪》,已经被西湖景区放进了音乐库。
      逛着公园,不时都能从音箱里听到播放。
      而第三首《法海你不懂爱》,反响更大。
      不但在杭城已经传开,甚至在其他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也能听到有人在传唱。
      不然,你以为满坑满谷到成倍加座儿的地步,台下的观众都打哪儿来的?
      这首歌曲说不上好,但它的角度新颖,旋律上口,歌词上头。
      融合在一起,那就是好玩儿。
      不管是唱得人,还是听得人,都要被笑死了。
      今晚的现场,同样被这首歌曲推到了高潮。
      “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法海你不懂爱,雷峰塔会掉下来……”
      当唐云风唱到副歌部分,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的跟着唱,唱完旋即转为爆笑。
      这是上头歌曲的威力。
      唐云风心里高兴,不由得自己嘀咕着。
     &nb

第267章 江湖水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