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谈谈我,3月5号过完生日,我正式踏入30而立的年龄。
      我的人生好像上了链子的古董闹钟,突然“噔”一下子就踏入一个我之前没认知的世界里。前面一片迷茫,混杂着我从没好好看得清的世界,岁月好像在我背后突然把我一下子从一个青葱少年一下子推到现在的样子,我来不及作如何准备就这样彷徨不安地来到了我的30岁人生。
      没有生日蛋糕,没有谁在旁道声生日快乐。也没有谁会刻意调好3月5号那天提醒着这世界那天诞生了这么一个我,哪怕寥寥几句祝福的话。
      唯独老妈子早早就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并叮嘱我多注意身体。
      成为今天这样的我,在毕业那天就初见倪端了。
      22岁大学毕业那年,我把找工作的简历挂在网上招聘网站,在石沉大海没有回音的日子里,我终日和好友杜月明到处去混迹。
      在把简历挂在网上的第95天后,我留言箱和邮箱一片死寂,电话除了推销保险的再没有声音,哪怕“嘟”的一声也没有。以致我产生错觉,以为电话出了问题,让我漏掉那些给我回音的公司电话。我和杜月明去大学路上大排档喝啤酒,吃大螃蟹小龙虾,喝到脸红耳赤胡话连篇。然后我们互相搀扶着回家,在半路一处斑驳的旧墙上,我们对着墙撒尿,比谁射得远,路上行人没有理会我们这对街头浪人,我们满嘴跑火车,指天骂地,骂爹娘,骂完学校骂那教我们的秃头老师,骂完秃头老师又诅咒隔壁班常常找我们麻烦的马胖子,那一泄而出释放出来的舒服感和酒精往脑壳上涌的畅快淋漓快感让我和杜月明一扫而光连日的颓废感和挫折感,最后骂累了在绿化带一处草坪上,我们躺着看星空,夜空意外地繁星点点,一闪一闪在我们凝注的上方。
      “安,就这样?我们的大学就这样结束了?”
      “不结束还能怎么办?四年耶!四年就这样一晃就过去了!”我无比哀怨的说。
      “嗯,好像做了一场梦,一切又好像回到了原点。”
      我看着一颗又大又亮的星星,用手指圈了个圈,比划了一下。“如果回到原点,我想对我的大学生涯说句去你大爷的大学!”我忿忿不平。
      其实,我到现在也不明白。杜月明何愿意和我做朋友,我不风趣,不热情,不泡女同学,不喝酒,不玩游戏,大学的前两年里,我一个人窝在宿舍里上网,在论坛里写写东西,听听欧美乡村音乐,我也经常看书,特别着迷的是推理方面的书。当时我喜欢的作家有:希区柯克,柯南·道尔,厄尔·斯坦利·加德纳,迈克尔·克莱顿,莫里斯·勒布朗。和他们既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我便只得一个人默默地看我的书了。我反覆地看,有时便闭上眼睛,嗅嗅书的香气。只要嗅到香气,碰到书,我就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断断续续的我看了几本东野圭吾的书,而他的《白夜行》我相当喜欢,居然读了三遍,在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记载了书中一些认为精彩的句子。
      “将无望却坚守的凄凉爱情和执著而缜密的冷静推理完美结合”我对这句评价他的话相当的表示认同。并作为书摘的首句。而“只希望能手牵手在太阳下散步”更是作为我qq以及我各论坛上签名保持了三年的记录。
      而铃木光司的书在我大学第二年开始。心情好的时候,我会使书架上抽出《午夜凶铃》,随手翻开就能看上半天的时光。而随着情节的紧张推进我往往不能自拔,而书中那种对恐怖氛围描述让我大呼过瘾,我当时觉得这书实在好极了,便想要将它的好告诉大家。可惜我身边就是没有一个人看过这本书,就连想看的人都没有,而他们更喜欢看电影版的《午夜凶铃》。
      喜欢看这

(4)(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