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丽江古城,雨还继续下着。跟泸沽湖的细微秋雨不同,这里的雨下的彻底,石板路上低洼的地方积着雨和屋檐下滴答滴答地落着。当我们找到落脚的客栈时,房间窗外已布满白茫茫的雾气。
客栈倒是不错,外观在外面看上去非常低调,推开小门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庭院是极具特色的纳西院落,保留了纳西大户人家的古建筑风格,木雕精美,通透亮堂,我们住在二楼东侧靠尽头的房间。
房间里东西齐全,和在泸沽湖那家客栈的布置差不多,设备也应有尽有,只是下雨的天气房间有一种潮湿的味道,客栈服务员说帮我们去拿空气处湿机来除湿,这么周到的贴心我们倒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我们安顿好后,已经是下午的2点钟,我背着行囊,俩人撑着一把紫色伞去街上吃饭,空气潮湿而寒冷,我们在街角择一家临街小店,叫一份腊排骨锅仔、一份金樽鱼片、一碟雪菜炒猪肝、两瓶牦牛酸奶。
“好郁闷,下雨的天气。丽江好像一年难得下雨的。”婉君抱着耗牛酸奶瓶看着外面的雨说。
“说不定很快就停了。”我安慰她。
她拿起瓶子对着我摇了摇,喝了两口说:“那不可能,不常常下雨的地方,或者说不是下雨的季节下雨的话,是可以下好几天了。”
店外点点滴滴的雨声似乎和婉君说的一样,没有停的迹象。
我们吃完饭撑着伞往古城热闹的地方走去,虽然下着雨,但来到这里的旅客似乎不想错过到这里的机会,都是打着伞在雨中到处游历的人,街上和古城每个角落都是人来人往的,或者像我们一样边走边看,或者在某处摆着姿势拍照的。
我左手撑着伞,右手抱着婉君,踩着湿哒哒的板石路四处走。她似乎也不受雨天的影响,一路心情勃勃地四处张望,时而向我介绍着沿途的名胜古迹,我问她以前来过几次。
她掰了掰手指,向我伸出三个手指说:“三次,第一次是五年前,那时候这里商业化没这么重,第二次好像是三年前,来这里住了几天,那年就开始到处是开发的样子了,现在是第三次...”
穿梭在蜿蜒迂回的板石路中,我们穿街走巷,小河穿城而过,一座又一座小石桥贯通其中,河畔垂柳飘飘,小河里流水淙淙,穿墙绕户蜿蜒而去。古朴的院落民居分布两边,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民居门前、窗户外或多或少都种了一些花或者植物。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倒十分贴切。但婉君好像不会留意这些景色,每到一个地方都是脚步匆匆的,好像在寻觅着什么似的,走走停停。
后来我们走到了一处广场大水车旁有个叫做许愿长廊的地方。长廊里挂满了密密麻麻写有美好愿望的风铃,细细地看去,有期待爱情,有祝福家人或朋友身体健康、事业有成,还有真正的个人内心独白。
我们从许愿走廊走过去,婉君抬起手轻轻触碰,上方的风铃作叮叮当当一阵响。许愿风铃都是一个小草帽下挂一个木牌和一个小铃铛,木牌的一面刻着当地的东巴象形文字表述,我细细看了一下,感觉像那些简单的几何公仔画。
“安,你信吗?”婉君双手合十看着那些风铃。
“信则有,不信则无,我吧,认识了你后,这感觉就变得明显了。”我拨了一下上面写着一些情话的风铃。风铃叮叮当当地响着。
“那就是信喽?那么,我们挂一个好吗?””她问我。
我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去旁边的小店买了一个。木牌一面是刻着东巴象形文字,我翻过另一面,我把笔递给她让她写,她想了想,写了几个清秀的字“祝君安好!”写好她就递给我。
我接过来看了看,嘴里渍渍赞她写得好!把我们两个名字都包括进去了。我想了想,在那几个字旁边空白处画了两个可爱的卡通人物,我指着说代表我们两个,她高兴地点了点头。
我站在梯子上好不容易挂了上去,我们后来站在许愿长廊外面回头驻足观望,我心里默默想,我信,是因为我坚定相信婉君会爱我,就如当地的人们都信奉神灵,说只要相信(许愿),叫天天就能灵,叫地地就能应,我只是希望一直和婉君一起。
2013年,我像往年一样重新走过我和婉君走过的每个地方,当我再次来到这许愿长廊时,我很努力又仔细地看头上那密密麻麻的风铃,却再也找不到属于我们那块风铃了,岁月蹉跎,曾经多么坚定的笃信只不过随风而逝,当时我和婉君站在许愿长廊之下,心中坚定无比的信念想以一个小小的小木牌来巩固并佐证时,我
4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