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翌日,清晨。
      天海蒙蒙亮,朱由检就从床上爬了起来。
      在婉琳等一众宫人的伺候下,简单的洗漱后,朱由检就出了坤宁宫。
      在前往乾清宫的路上,朱由检发现了一个问题,路上遇到的所有宫人、内侍,见礼的时候,相比以往愈发的恭敬起来。
      可以看出来,这些人对自己的敬畏,是出于内心。
      朱由检转头看向方正化。
      后者悄步上前,一边走,一边对朱由检低声道:“皇爷,昨日的事,臣已经命人传达下去了,宫里所有人,对皇爷都是感恩戴德。”
      朱由检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宣洪承畴去东暖阁。”
      没错,另一个极具争议的人到了,他想尽快亲自看看这位洪都督。
      东暖阁。
      朱由检刚刚坐定,一位看起来顶多三十多岁的中青年,在一位内侍的引领下,小心翼翼的走了进来。
      “臣,陕西参政洪承畴拜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洪承畴在距离朱由检大约两丈远的地方停下,对其大礼参拜道。
      朱由检没有说话,上下打量洪承畴一眼,然后才用几位平淡的语气说道:“洪卿,起来吧。”
      “臣谢陛下。”
      待其起身后,朱由检这才开口问道:“洪卿,朕之所以不远千里,召你进宫,是有些关于秦地的事,想要听听洪卿的意见。”
      朱由检此话一出,洪承畴的心里当即就是一凛。
      陕西现在是什么情况?
      说是一个火药桶一点都不过,那是一点就炸。
      天启七年的王二造反,到现在都没有平息,至今还在和官军东躲西藏。
      而最要命的是,陕西从崇祯元年开年至今,依旧是滴雨未下,地里已经龟裂,如果朝廷再不想办法,恐怕距离烽烟遍地也就不远了。
      捋了捋自己的思绪,洪承畴再次跪倒在地道:“陛下,还请恕臣冒犯。”
      朱由检闻言,转头看向方正化,笑道:“看来,洪参政是打算要说一些惊人之语了。”
      “去,给洪卿搬一张椅子。”
      “是,皇爷。”
      方正化答应一声,就亲自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了洪承畴的身后。
      “洪卿,坐下说。”
      “臣不敢。”
      “坐。”
      朱由检语气有些清冷的再次重复道。
      洪承畴抬起头,内心有些忐忑的看了眼朱由检一眼,这才缓缓起身,半个屁股坐到椅子上。
      “说吧。”
      “陛下,在臣看来,山陕之地的局势已经相当的危急,山陕之地莫说和江南相比,就是和北直隶和山东相比,土地也很是贫瘠,早已不复汉唐之时的环境。”
      “再者,从万历年间,陕西的雨水就越来越少,大旱之下,粮食减产,有些地方甚至是颗粒无收,这已经严重影响到百姓们的生存。”
      “而……而朝廷的税赋又耽搁不得,以至于出现了王二民变,各地也有不稳之势,如果朝廷再不想办法的话,臣恐

第362章 明末洪都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