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佛说,众生皆平等。
      可这满座之人谁又不知,这世间又哪里会有真正的众生平等,对大多数人来说,所求的,无非是活着,好好的活着罢了。
      望月楼外,议论纷纷,人声鼎沸,而争论最多的,自然是谁会夺取诗会诗魁。
      有人据理力争,亦有人略显激动破口大骂,若非有官兵吃长刀立于一旁,恐早已动起了拳脚。
      “诗会以一个时辰为限,时辰到了,诸位请停笔。”之前开口的望月楼掌柜的朗声道。
      话音一落,有人欢喜有人愁。
      喜者,或是因对自己所写之诗十分满意,又或因自己见身旁之人所写之诗不甚如意。
      至于愁者,自然是与喜者截然相反。
      三层,一老者沿着楠木所制台阶踱步而下,老者两鬓斑白却面色红润,着一身白色长袍,面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意。
      一见老者,众人连忙躬身,齐呼一声,道,“见过韩先生。”
      老者正是长安书院院长韩非。
      韩非身后,有四名老者紧随,或为长安书院的先生,或为名传天下的大儒,虽无法与韩非相比,可也称得上文坛之贤。而诗魁,正是由五人从诸多学子中选出。
      “严正先生,郭笑先生,蒙全大儒,陈书大儒。”
      有人道出五人姓名,闻之,无数人倒吸凉气,心头震惊,这五人,已占天下文坛的大半壁江山。
      “望月楼竟能同时请动这五人,真是恐怖……”
      “也不知这望月楼幕后之人究竟是谁,竟有如此大的能量……诗魁由这五人选出,天下又有谁人敢不服?若是不服,则是与天下文人为敌。”
      “初至楚国,故对这诗会不甚了解,依在下看来,若是这五人见有学者身份特殊,故对其另加关照,对其余才子岂不是很不公平?”
      见这发问之人并非大楚装扮,或为诸国使者,于是有人开口解惑,道,“诸位才子所书之诗上却是附有姓名,然已被望月楼掌柜的亲自以纸覆盖,不撕开则无法知作诗之人是谁,故又怎能徇私?再则,五位评判之人皆为文坛泰斗,又岂会屑于做这毁一身清誉之事?因此,兄台多虑矣。”
      发问之人恍然,点了点头。
      韩非携四名老者齐入存放众学人所书之诗的房间,随后紧闭房门,外人不可知其中境况。
      五人离去,楼中又喧闹起来。
      “也不知今日谁会夺诗魁之位……”
      “天知地知,五位大贤知,你我如今又怎会知晓,说不定正是兄台一举夺魁。”
      “莫要拿我开玩笑了,在下才学微末,只是想见识见识诸位大才罢了。”
      诸如此类的话语层出不穷,或是有意恭维,又或是有意讥讽。
      “苏寒,李易。”
      有人低语,指了指各处一方的二人。
      二人身旁已簇拥了不少人,今日诗会虽称才子齐聚,可似乎二人却可称才子中的才子,若众人为星,则二人为日月。
      “苏公子,昔日一别,不知还记得在下否?”
      苏寒一笑,道,“昔日御史中丞公子,在下岂敢忘记,昔日一别,已有数年未见矣,尊父可好?”
      “家父尚好,不知苏侍郎可好

第13章 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