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可以开始吗?”我征求他的意见。
“可以。”
“哪毕业的?”我按照面试的惯例,询问。
“武汉理工。”他说。
“市场营销,怎么选了这么个专业,这在武汉理工并不是强项。”我随手翻了一下他的简历说。我要在面试开始的时候压制他。
“报漏了,高考的时候,本来是想选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的,但服从了调剂,被录了。”他回答得很爽快。
“看来,你很喜欢理工科?”我问。
“是的,阴差阳错。”他的回答很简短,干净利落。
“简单地说一下你的工作经历吧?”我道。
“毕业后就职于武汉一家家电公司,做销售,后来,又到上海,供职于一家保洁公司,在那做了三年,我的工作履历很简单。”他说,语气很平静。
“为什么回来了呢。”我听林子旭说起过他想回乡创业,但没有直接问他。
“我想回乡创业。”他答道。
“但为什么没有创业,而直接选择了就业?”我追问。
“原来是打算创业的,在上海的时候,从事保洁清洗这个行业,觉得这个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想到家乡这块市场还是个空白,便回来了,没想到,已经被贵公司捷足先登了。”他毫不隐瞒地道。
“你完全可以参与竞争啊。”我故意道。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有了,我只适时机而定。”
“你的意思是说在我这不能长时间的去做?”我的问题很尖锐。
“两说吧,其实没有看到你们招聘以前,我还真想开一家公司,与贵公司竞争,但现在你们开出的条件很优厚,这在本市也算得上是一个高收入工薪族了。所以,便考虑到从业比创业要好一些。”他一字一板地回复。
“我们的这个条件,在上海应该只能算是中等偏下吧,同样的条件,你为什么不在上海继续做,那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说。
“如果拿上海和本市的物价和房价比,在这似乎更为适宜一些。”
“所以,你想放弃上海?”
“现在不是流行逃离北上广吗?在企业上讲,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对于人个来说,就是战略转移。据我所知,路总也是如此。”他侃侃而谈。看来,林子旭已经把我的情况跟我说了,他这是有备而来。
又是一个逃客,我心里想。其实,我的情况和他有所不同,我是被迫的,而他则是主动的。
“说的不错,不过,我们既然能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胜任的,说说吧,你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具体看法,或者说是想法。”我接着开始向他询问实质性的东西。
“据我所知,目前,贵公司已经在本市基本上站稳了脚,但是还没有发展到可以长期盈利的目的。现在人们对清洗这块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清洗
第323章 面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