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你们这儿一位老师故人的儿子,我父亲和他多年未见,想要一起叙叙旧。”
“哦,找人啊。要找的人叫啥名字呀?”
“叫汤竞择。竞争的竞,选择的择。”
“汤竞择,让我看看的确有这么个专家,搞考古的对吧。”对方在一堆档案中翻了翻,很快便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真的找到了?那太好了!请问有他现在的联系方式吗?能否告诉我?”颜欢一听有门,语气中顿时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兴奋。
“联系方式我们这可没有。他二十年前就已经从学校辞职了,不要说电话号码了,连个地址都没有。”
对方的回答却让颜欢的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二十年前就辞职了?那知道他去了哪里吗?”
“不知道,档案上什么都没写。”
“那他的身份信息总有的吧?身份证号,或者籍贯之类。”
“啧。”对方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又是一顿翻找:“这人不是我们宁夏当地人,身份信息这一栏被水浸过,看不清楚了,只能看得出来前面两位是34,籍贯只填了个三河镇。这就是全部档案了,你还有什么事?”
“没,没有了,谢谢。”颜欢也不再多问,直接挂上了电话。因为刚才他已经获得了两个极为关键的信息,此时他已经能够确认,这个汤竞择的老家,就在h市西南方30公里的三河镇。此镇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位于三条河流交汇之处,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清末太平天国的粮仓所在。
颜欢开始有些明白父亲当年为什么会邀请此人一起参与考察工作了。虽然眼下在宁夏大学那边是打听不出什么汤竞择的更多信息了,但颜欢知道,本地人不会忘本,三河古镇就那么大,既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应该不会就这样和家乡断了联系的。
想到这里,已经一夜未眠的也压根顾不上休息补觉,立刻将手头仅有的这些资料全部用信封装好,轻装上阵,搭上了一趟车,赶往三河古镇。
颜欢抵达镇上时已经是午饭时间了。他先找了一家土菜馆,胡乱吃了几只当地有名的米饺,随后便沿着古镇中窄小的街巷,顺路打听起是否有人知道汤竞择这样一号人物。由于古镇上去外出那么远,又有些造诣的人毕竟不多,很快他竟真的打听到的确有个去大西北当教授的人,老家就在古镇东边的新圩村里。
这样一来,颜欢已经能够肯定自己的判断了。即便在新圩村里仍然找不到汤竞择本人,他当年回乡也或多或少会提起考察居巢国遗址的一些事情。颜欢脚下不由得加快了步伐,一路赶往新圩村,找到了当年的老村长。
二人在场院里坐了下来,将自己的来意简要说明了一番。可老村长年事已高,耳朵很背,他叨着旱烟,捏着照片想了半天,摇了摇头:“这里没有一个人是吾认识滴。你这个伢刚才讲,你要找的人叫哄个?”
“汤竞择!”颜欢凑到老村长的耳朵边,提高了声音又说了一遍。
第345章 目击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