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董小五来找玉芝乞求活路,结果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见这昔日冤家,玉芝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将个董小五大骂一通。却不想董小五一席肺腑之言,倒让玉芝消了火气。玉芝心饶嘴不饶,让董小五去死。这本是一句无心之言,没曾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就听有个尖尖细细的声音从董小五背后传来:“想让他死还不容易,我来帮你!”
话音未落,一团黑影从董小五身后一跃而起,来的之快,不过瞬息之间。董小五旋即被扑倒在地,惊吓之余连喊带叫,胡乱挣扎。恐惧之下,手脚无措,疯了似的,乱抓乱打,那黑影任他乱打,张开大嘴朝着他脖子就咬。
玉芝被骇的魂儿险些飞了出去,但她也看清了那黑影模样,正是那个失踪好几日的常小伯。
此时的常小伯已不是往日的常小伯,他衣衫破烂,脸面污垢,那张圆乎乎的脸蛋已变为尖嘴猴腮的怪模样,两颗大牙呲出嘴外,只一口,就将董小五右颈咬下一块皮肉,鲜血登时喷溅而出。董小五尽管落魄如野狗,但求生欲却丝毫不减常人,使出浑身气力,拼命挣扎,企图逃脱常小伯之口。
可他是肉身,哪能轻易逃脱。常小伯尽管也是肉身,但身上附了邪祟,他根本不知痛楚,任由董小五在自己脸上身上乱打,他只管拼命撕咬,连连下口,玩命啃咬,董小五肩头、面颊之上又被咬了几口,已成了“血葫芦”。
玉芝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瘫软在地,跑也跑不了,叫也叫不出。蛤喇眼和顺子早就不知被吓跑到哪,三轩伴门前上演着一场血腥之祸,惨叫之声传过几条街,让人听了之后毛骨悚然。
董小五满脸满身的血,力气渐渐不支,拳手亦无力招架。常小伯此时脸上沾满对方血液,龇出嘴外的长牙之上粘连碎肉,如此模样较之刚才更让人感到恐惧三分。
再挣扎几下,董小五气力用尽,再无招架之力,那尖细之声从常小伯嘴里再次传出:“冤家,我可算找到你了,你还我孩子的命来!”言还未尽,张开血口朝着董小五脖颈就要咬下。
就在这时,只听路口传来一声高喝:“孽障,有我老婆子在此,你还敢放肆不成?”
这声音言词有力,来得及时,常小伯竟被这声音吓得不敢动,一张怪脸充满惊慌之情,早已忘记下口咬死董小五。
伴着声音,一辆马车来到三轩班门前,车棚上面的布帘打开,车内盘腿坐着一个老太太,黑夜之中,隐约约感觉老太太头顶一圈金光,尽管老太太是农家装扮,却亚赛泰山奶奶下凡尘,黎山老母坐人间。
瘫软在地的玉芝被这声音唤醒,举目一瞧,只见一辆马车三个人,其中两个自己认识,正是瞎老豁和车把势,那位老者不用问,百分百是活神仙上门了。
说一声:“我的老神仙啊,您可来了!”接着“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想必是喜极而泣。
石奶奶把鸡毛掸子拎起,让车把势和瞎老豁搀自己下车。再看二人一左一右,仰着脖子挺着胸脯,一副不服不忿的架势,好似左右护法,又赛哼哈二将。二人如今为三轩班请来高人,登时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了,牛气起来了。什么妖魔邪祟?什么魑魅魍魉?有高人在此,来一个收拾一个,来俩收拾一对儿,漫说是只黄鼠狼子,就算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九头狮子来此闹事,也是白给。
这二位也不寻思寻思,若是石奶奶不是对手可怎么办?二人没想这些,咬定一个信念,有了石奶奶,妖魔邪祟纳命来!
这时间,三人已经来到常小伯近前。这位被邪祟附体的常家少爷,现如今老实了,小眼睛圆睁,满是惊恐神色,骑在董小五身上,一动不敢动,刚才那股子邪乎劲儿此时彻底消停了。该着董小五命硬,被咬成那副模样,竟没有断气,他见常小伯不动劲儿,用尽全身力气一把将常小伯推开,挣扎起身,撒腿就跑,晃晃悠悠消失在远方夜幕之中。常小伯醒过神来,脸色一变,这就要追。但想动却不了劲儿了,石奶奶已经来到他面前,将鸡毛掸子按在他肩头,老太太不过百十多斤,那条鸡毛掸子也不过一二斤重,却好似泰山压顶一般,使常小伯发不出一点气力,丝毫动弹不得。
石奶奶就地盘膝而坐,面带慈祥看着常小伯。外人看来,她看的是常小伯,实则她看的是常小伯身上的邪祟。
石奶奶上下打量一下,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二子,闹够了吗?我不早就跟你说了吗,你若再这么闹下去,早晚有一天你要栽在我手上。”
这番话说的清清楚楚,一个字一个字的往人耳朵中蹦,玉芝、瞎老豁、车把势全都听的真真的。心说话:“我老天爷,人家这是认识啊,老熟人。”
再看常小伯,脸上那副抠腮呲牙的怪模样此时已消失不见,变回原来模样。不等开口,先哭起来:“石奶奶,石奶奶,我知道我不应该杀生害命,可你知道他们怎么祸害我吗?我五个小崽儿,一个也没留下,全让他们给我祸害死了。他们这么害我,你说我能不报仇吗?我不报仇,我对不住我那五个小崽儿……呜呜呜呜…….”
呦,从常小伯嘴里说出的这番话,在场众人听的真切,那声音分明就是一个女子的声音,言语之间充满哀怨,言词十分凄楚,若是在普通人家口中说出,定能令闻者伤心。
石奶奶听罢之后,微微点头,说道:“二子,我不早就跟你说过吗,你只要老老实实在三河待着,哪儿也别去,管保你没事儿。你只要离开三河,你的命保准好不了。那几个崽儿,明着是那伙子人害死的,可若不是你非不听良言相劝,能到这种地步吗?可怜你这些年的道行,经历此事,也就算是全糟践了。”
书中代言,究竟石奶奶与她口中的“二子”有什么渊源,其中又有哪些故事,这里需交待清楚。
话说这位石奶奶,原本就是三河李家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人,她一不懂什么法术,二不懂什么降妖除魔,跟平常人家的妇人没两样,一年到头,无非也就是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操持家务。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她正在家中无事闲坐,有人到她家门上。她不认识来人,那人告知,自己是二十里外宋家庄的,村里有个宋姥姥,要请石奶奶到家里走一趟,并且说明石奶奶务必要去,因为宋姥姥快要不在人世了,她临终之前,必须要见石奶奶一面,要不然死不瞑目。
石奶奶一听,心中纳闷,自己跟宋家庄的人没有来往,更没有亲戚在那边,找自己到底什么事儿呢?心中纳闷,若是这人是骗子,看着实在不像。再者自己一个穷婆子,有什么可骗的?人家找自己,定是有重要的事儿,要不然也不会找的这么急。不管怎么说,先去了再说。于是石奶奶就随那人去了宋家庄。
到了宋家庄后,来到一户农家,只见炕上躺着一位老人家,看年龄足有八九十岁,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不用问,这位一定是宋姥姥了。
宋姥姥一见石奶奶进屋,让人扶自己坐起来。此时石奶奶已经走到炕边,以晚辈见长辈的口气说道:“您一定是宋姥姥吧?”
宋姥姥抓着石奶奶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如老娘见了老闺女一般,亲热的说道:“妮儿啊,我可算把你盼来了。你来了,我也就瞑目了,祖师爷交给我的差事也就算有人接手了。”
 
十二章:幸遇高人把命残留,凄楚之间道出缘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