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这样一说,苏东坡就觉得有些脸上挂不住了,想我可是大了这李清照足足五十几岁,今日却把我说的不留半点情面,心中有些不屑起来,“我这诗句的境界之高,岂是你一个女流之辈能够通晓的,想我苏轼之诗,莫说是宋代,即便到了后来的元明清几代,那也是源远流长,被世人所追捧的,岂能被你三言两语就批的体无完肤”
李清照一听,这苏东坡竟然直呼自己是女流之辈,心中觉得非常不悦,自己恰好今天也一时想不起自己有没有关于山的什么成名佳作,“真是败兴,苏大学士不请自来,还在此对我说三道四,恕我不奉陪了”说着,便拉了小侍女,与她同去,这小侍女还有些意犹未尽,“我还没吟诗呢,我还没吟诗呢”
李清照听了更加不悦,“还吟什么诗,我根本看不上诗,我要写的是词,是词”,说罢便头也不回的往那缭绕的云雾山间而去,小侍女一看李清照走了,自己便也跟了前去,须臾功夫,便和李清照一起,消失在那飘渺的云雾山中。
辛弃疾一看李清照走了,这聚仙阁里就剩下李白,王安石还有苏轼,论资历,李太白当之无愧属于是瑰宝级的人物,自己和他比起来,只能算是一粒小小的微尘,然而这苏轼苏大学士和王安石,这二人可以说是不分伯仲,秋色平分,且这二人都比自己大了一百多岁,自己虽然在大宋时期也是轰动一时的人物,然而苏轼毕竟是自己的前辈,心里还是多少有些敬畏的。
“苏大学士,虽然您是我的前辈,我对您也是非常尊重和敬仰的,但是我今天也要和您说道一下了,您看您这一来,这李家大姐就马上不辞而别了,好端端的一个诗词盛典就这样因您无疾而终了”辛弃疾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对一个比自己足足大了一百岁的千古词帝竟然如此的说话。
苏轼前面先是被后辈李清照数落了,现在又被这后生辛弃疾埋怨了起来,觉得非常窘迫,便看看王安石,“安石大哥,你来评评这理,我就说了一首我的成名绝句,怎么就这么多人说我一个老头子的不是”
王安石一听苏轼在自己的面前居然以老头子自居,觉得有些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感觉,“东坡我弟,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他们都是我们的晚辈后人,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都是不世的大才,就不要同后世这些无名小辈计较太多了,但是单就你这首诗来说,还是有一些可取之处的”
辛弃疾听说王安石要评诗,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都知道这王安石最为擅长点评,而且言语非常犀利,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可遇而不可求,便往近处凑了凑,准备听个真切。
李白看看王安石,觉得这个后辈也真是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我比你大少说也有三百岁了,我在这里才是资历最老的,论称号论实力,哪
第332章 苏东坡与王安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