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4章 尴尬的苏轼[1/2页]

时空之隧 别绪三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杜牧一看来了后生关汉卿,这关汉卿身宽体胖,一脸慈祥,此人自己虽不认得,但一来便与自己同一阵线,与那苏东坡打起嘴仗来,便对这后生有些怜悯之情。
      “这位关姓后生,我乃是大唐诗人杜牧,我见你生的仪表堂堂,想来也是你那时代的人物吧,又见你言语犀利,十分中听,来来来,你来评评理”杜牧果断的把这关汉卿往自己处拉拢起来,这个态度与和那苏东坡对簿的时候,完全判若两人。
      苏东坡一看杜牧杜老前辈竟然和这关汉卿你来我往,心头不悦,“关汉卿,你的大元曲调根本不上台面,无法与我们的唐诗宋词相提并论,今日这里不欢迎你”
      关汉卿正欲争辩,杜牧忽然发了话,“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本不分时代,只要这文体符合当时时代特征,就不能说是不上台面,唯有抄袭才是不入流的勾当,来,来,来,关汉卿对吗,把你大元的曲调给我说上一段,你看我有没有资格品评”
      关汉卿一看今日有杜牧杜老前辈为自己说话,这便也不再推辞来,便开口唱出自己的拿手曲目救风尘。
      “我想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强难为。如何可意,怎地相知?怕不便脚踏着脑构成事早,怎知他手拍胸脯悔后迟!寻前程,觅下梢,恰便是黑海也似难寻觅。料的来人心不问,天理难欺。”
      换了平时,杜牧根本不会理会这些自己不欣赏的小调,然而今日杜牧有意识要捧一捧这关汉卿,要煞一煞那苏东坡的锐气,便强忍着听完了关汉卿的小调。
      “这小调委婉曲折,言语中似古却又夹杂着白话文,读来颇感新颖,有一种朴素无华之感”杜牧虽然不喜欢这关汉卿的小调,但还是硬着头皮品评了起来。
      关汉卿一看这杜牧对自己的救风尘片段评价如此之高,马上双手抱拳,上前跪步,“杜老前辈,您真是慧眼识珠,一语便道破我这大元曲调的精髓了,如果您发迹在我大元,那名望必然在我关汉卿之上啊,当然您便是在大唐,这名望也远远的盖过了我关汉卿”
      苏东坡一看这二人一唱一和,心中有些不满,“杜牧,杜老前辈,难道以您的身份,您听不出来这关汉卿的元曲其实是一种充满怨气的宣泄体吗,想我泱泱中华,唐诗在前,宋词在后,都是以和谐,享受,充满质感为创作基调,那感受可以说是美轮美奂,那千古名句不绝于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可您再看看这元曲,一肚子憋屈之情,怎么登的了大雅之堂”
      关汉卿一听苏东坡又和自己打起嘴仗,这一次又杜牧杜老前辈撑腰,自己一点也不畏惧了,正准备上前说上一通,这陆游忽然发了话。
      “几位,几位,稍安勿躁,这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中华文化的瑰宝,每个东西都蕴含了其所处时代的特点,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听我陆游说一句,万事以和为贵,冤家宜解不宜结,今日不如各自退让一

第344章 尴尬的苏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