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6章 太白神剑[1/2页]

时空之隧 别绪三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太白往那丛林深处走去,这丛林深处异常蹊跷,岳飞和陆游两个紧随其后,然而这烟漳之中,模糊难辨,很快便不见了李太白的踪影。
      李太白东拐西拐的,来到一处雄伟的宫殿外面,这宫殿远看一片轩昂之气,红砖绿瓦,甚是风光。
      李太白提着自己的佩剑,一身白衣飘飘,朝着这宫殿走去。
      近了,李太白方才看见这宫殿正上方的牌匾,“天香阁,好名字,这宫殿在此处深林之中异常雄伟壮观,又配上这般名字,非常儒雅”
      李太白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着,来到这大殿之外,这大殿的小门之上树立着一块牌匾。
      李太白仔细的看着这块牌匾,“三山半落青天外”,这是李太白熟悉的诗句,那一日李太白来到那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然而猛地一抬头,那黄鹤楼中一首绝句引得李太白不由得惊叹起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崔颢的千古名篇已然把这黄鹤楼的意境提升到了极致,李太白看着这诗句,不由得胸闷起来,挥毫写下了心中郁闷,“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自那日之后,这李太白每日捶胸顿足,发誓一定要写出一篇千古名篇,力压那黄鹤楼。
      终于,李太白的名句横空出世,“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一首诗虽然没有盖过那黄鹤楼,却也是大唐盛世数一数二的千古名篇。
      李太白此刻看见这小木牌匾上公然刻着自己的名篇,“三山半落青天外”,便不由得想到这昔日的往事来。
      李太白又环顾了一下,发现这大门另外一侧也赫然立着一块牌匾,然而上面却没有任何字眼。
      “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太白果断的拿着自己的佩剑,以行云流水之势在那块木制牌匾上,须臾便写出了这下一句。
      随着这最后一字的完结,李太白把自己的佩剑往剑鞘里一收,看着自己的题字,颇为满意。
      这宫殿的门忽然开了,一股祥光喷射出来,李太白往后不自觉的退了几步。
      这殿门之内,慢慢的走出一名女子,这女子一身大唐服饰,十分美妙,却蒙着一层微薄的面纱,使人看不清脸面
      李太白无法判断自己是否认得此女子,便上前相问。
      那女子先行与李太白说起话来,“李太白大才之人,不必打探小女子的身世,今日你我此处重逢,乃是天意”
      李太白并不十分理解这女子的意思,只见那女子忽然打开水袖,一阵鲜花开散,这大殿之内一下变得香气怡人起来。
      只见这女子水袖一撩,迎着李

第356章 太白神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