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儿,磨磨蹭蹭的,昨日便告诉你们尽快搬走了,非是不听,非要等着爷亲自过来,呵!”
一群身穿圆领衣裳,腰间佩着长剑的男人,威风凛凛的站在一家小铺子门口。
那门口跪着几个人,不断地哭着磕头:“求求大人们行行好,我们真的只剩下这个铺子了,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了,求求各位爷行行好吧……”
“现在知道求饶了,嘿,早干嘛去了,当初不是很嚣张吗,那会儿怎么说的?嗯?死老头子,知道什么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
当头的男人冷笑着,一脚朝着那地上的老头踹过去。
老头一仰,整个人被踹在地上好一会儿没缓过来。
“爹!爹!”
“当家的!”
老头的闺女和老太太赶紧上去扶着。
赵卓冷眼看着,扭头对其余人道:“去,把里面东西都砸了。”
“不能砸,不能砸啊,各位官爷,这些不能砸啊……”老汉爬起来,老泪纵横。
老汉一家是卖钱土陶器皿的,里面瓶瓶罐罐啥的,都是自己烧的,地方小,东西少,基本上都是自己一点点烧制出来的,这一砸,少说半年没了收入。
赵卓当做没听见,摆手:“动手!”
顿时,他身后的人像进了土匪进村似的,进屋就是一阵敲砸。
门口老头一家哭成了泪人。
周遭看热闹的人很多,宁北宸站在杂货铺门口,身形伫立。
林鱼儿扯了扯他的衣袖,低声:“你认识?”
宁北宸摇摇头。
不认识。
但是能猜到一些。
战争胜利了,朝廷的大军撤退了,当时大军行进路途中,招揽的兵马,不够资格编入军营的,也会选择回家安置,按照功勋不同编排进镇、县、州府的各种城门卫和地方护城军里。
本就是土著,靠着上过战场一朝得势,朝廷因为打了胜仗对他们多有优待,有些素质跟不上的,没了朝廷的管束,又被人捧着,自然回来就开始耀武扬威。
之前有过什么仇什么怨,这会儿还不是伺机报复?
杂货铺的伙计解释道:“那个领头的叫赵卓,据说入伍才三年,听说在战场杀敌很英勇,这次回来拿了不少朝廷给派发的银子,还进咱们县的护城军,这不,荣光故里,回来就得找事儿来了。”
“这陶罐铺子跟他有仇?”
“有啊,这铺子原先就是赵家的。”伙计低声道:“老头原本应当是赵卓的岳父,结果成亲前几天,姑娘跑了,说是攀上了县城的有钱人,赵卓当时为此才入伍行军的,谁知道,世事变化无常啊。”
“赵卓走的第一年,那王姑娘就被人家县城的有钱人给遣送回来了,连个姨娘都没捞着,一家子攀高枝没攀上,还成了没人要的破鞋,王姑娘便又对赵卓起了心思,那段时间对赵卓的老娘那叫一个好啊,结果也不知道咋回事儿,第二年赵卓他娘就死了。”
“赵家本就只剩下赵卓跟他娘了,他娘一死,他当时又不在家,可不就被老王家给占了吗,卖了一年多的陶罐了,现在赵卓回来,认为是老王家害死了他娘,抢占铺子,真的假的咱也不知道,反正就成这样了。”
原来如此。
林鱼儿忽然想到什么,扭头看向宁北宸。
这王姑娘悔婚的操作,怎么那么像林淑慧?
宁北宸没往这方面想,此时看
第63章 解决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