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争相让食的场景温暖了杨功勋夫妇的心,夫妇俩一口一个“好孩子”,从三个孩子的碗中各舀了一勺,算是接下了孩子们的好意。
一家人其乐融融,一餐饭吃得格外香。
第二天一早,王小英早早起床忙活,她先是把一箩筐红菇洗净,接着又把剩下的野蘑菇、黑木耳等晒干,打算做成山珍干保存起来。
太阳渐渐露出脑袋,金色的太阳光照射在红菇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柔美的光。
小梨花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院子里来时,王小英正在把洗净晒好的红菇重新装进竹筐里。
“妈妈,你在干什么呀?”小梨花甜甜一笑,蹦?着上前,搂着王小英的脖子不撒手。
“妈妈在收拾货物呢,”王小英点了小梨花的鼻尖一下,在那圆润小巧的鼻尖上留下了小小的水滴,“妈妈待会儿要去镇上赶集,你自己在家乖乖的啊。”
小梨花呆呆地眨了眨眼睛,“赶集是什么?”
“妈妈能带我一起去吗?”
王小英一愣,思索了一会儿,和小梨花解释道:“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三十,周围村子里的人就会聚集在镇子上,把自家用不了或多余的东西拿出来……也不能说是买卖吧,那叫交换!”
“就譬如咱家的红菇,咱家自己吃不上,或许就能和隔壁大脚村的村民换牛哩!”
“如果对面拿不出令咱家满意的东西,花钱买也是可以的……”
王小英一边解释一边注视着小梨花,有些心疼。
这孩子,从小没爹妈养,连赶集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可不行呀,女孩子没见见世面,以后嫁了人会吃亏的!
王小英轻啧一声,一手揽住竹筐,一手托在小梨花屁股下面,把她抱了起来:“走,妈带你去看看。”
“好耶!”
.
王小英带着小梨花登上村口的牛车,母女俩摇晃了一路,终于来到了清水镇。
镇子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来赶集的村民乡亲。
来得早的人已经在集市的好地段支起了小摊,卖起了各色各样的新奇玩意儿,全是小梨花没见过的。
她原本以为,人类世界只有下河捉虾、下地耕种呢!
没想到,还有这些新奇物件……
小梨花亮起了星星眼,她指着一处糖人摊,转身问王小英:“妈妈,那是什么?”
“那是糖,”王小英柔声说道,“甜的,就像你吃过的地瓜一样,但是比地瓜还甜。”
小梨花眼睛一亮,她正要说出“想要”两个字时,王小英已是把她抱下了牛车,在一块干净的地上铺开碎花布,然后把一竹筐的红菇倒了出来,整张碎花布上全是红菇,可好看了。
小梨花吸了吸鼻子,满是蘑菇的清香。
王小英还特意在小梨花的屁股下垫了一块布,让小梨花坐着。她自己则是蹲在地上,环视一圈后,扯开嗓子叫卖道:“山里新鲜的红菇哩,营养又美味哩!”
只是,这市集本就嘈杂,王小英的声音刚一出现就被淹没了,没能掀起半点波澜。
老半天过去,来红菇摊的人寥寥无几。
红菇这等宝贝,放久了就不新鲜了。
第19章 小梨花去赶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