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不在乎村里人的闲话、不想着对外人嘴碎,那该多好?
贾婶望着王小英认真的侧脸,心中五味杂陈。
.
村里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说闲话的场合中少了贾婶的身影,但这并不妨碍其他人继续在暗地里攻击杨家和小芸家。
就在流言甚嚣尘上、开始有人举着砖头在杨家外转悠时,张国勇再一次打开了村里的大喇叭——
“所有人,收工后在共产广场集合!”
红杏村的村民们面面相觑,面面相觑后又摩拳擦掌起来:肯定是要说粮食的事!
地里的每个人都比往日卖力,恨不得赶在午饭前收工,跑去共产广场看一出闹剧。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村里的人差不多来齐了,广场中央的木质高台上,站着的都是熟悉的面孔——张国勇、杨功勋和马前锋。
马前锋咋又来哩?
不少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张国勇的手里还举着那个熟悉的铁质大喇叭,他放开嗓子说:“这几日村里丢了粮食,大家心里都惦记着,对吧?”
“对!”
村民高呼,响应张国勇。
“大家的心里同时也生出了许多猜测,多半是针对杨功勋的,对吧?”
这一回,没人吭声了。
杨功勋站在高台上,面色如常。
张国勇瞪圆了眼,毫不客气地说道:“一群没事干的家伙,造谣了一次不够,还造谣第二次?”
“我和你们说,要不是人家杨功勋认真负责,别说咱们村了,整个马遥镇,这个冬都别过了!”
啥?张国勇的话是啥意思呢?
村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都一头雾水的。
马前锋顺势接过张国勇的大喇叭,解开了村民们心中的疑团:
“这些天,有一群邻省逃窜过来的盗窃团伙,盯上了咱们马遥镇的粮食。”
“他们像是老鼠一样偷了好几个村子的仓库,但偏偏,被咱们村的杨功勋同志抓着了!”
“杨功勋同志意识到可能有贼偷了村里的粮食,他自掏腰包,拿出家里的面粉洒在地上,顺着脚印摸到了这群偷粮贼的据点。镇里得知消息后,马上联系了武装队,将这帮贼一举擒获,保住了大家的辛苦粮、救命粮!”
说到这,马前锋一顿,他打量着周围的村民,发现不少人羞红了脸。
于是他继续说道:“因为杨功勋同志在这次的行动中贡献特别巨大,我们镇上和其他几个村子合计了一番,一致决定,给杨功勋加一千分!”
“这个决定,大家都同意吧?”
乖乖,那可是一千分!
要知道,哪怕是丰收年,一个三十岁的壮小伙也不过能挣四千分、换算下来也就是四千斤粮食。
杨功勋抓着贼,一下子就顶的上别人一季的工分了!杨家再也不愁过不了这个冬了。
人人都露出艳羡的目光,可人人都心里有愧,人人都同意了。
这是人家杨功勋该得的哩!
台上的杨功勋风光无限,台下的一众村民脸颊生疼。
但凡私底下少说两句,脸都不会这么疼哟!
第44章 奖励一千工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