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后江君昊还将何宛瑜送回了家,出于某些隐秘的小心思何宛瑜自然是没有拒绝。
出乎她意料的,回到家的时候大家都很平静。
妹妹何宛筠也没有再碍自己的眼,心里倒是很畅快。
就是有一点,本来还准备养好精神回来大战一场,结果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没什么意思。
宛筠表示我只是懒得搭理你。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都被何母喊了起来。
何母忙着炸丸子藕盒什么的,打发他们三兄妹去贴对联放鞭炮。
这时候油金贵,一年也就过年的时候会做些炸货吃,肚子里缺油水的紧,几人闻着香味都不愿意走,被何母笑着撵出了厨房。
几人笑闹着出去了,何宛瑜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往日里她跟大哥关系最好,小妹跟二哥关系最好,可自从大哥结了婚她就落单了。
二哥小妹倒也不会刻意孤立她,可两人之间那种亲热劲她好像永远也插不进去。
坐在石凳上看着他俩贴对联。
正贴到了最上面的横批,何宛柏站在凳子比划着,何宛筠不停的喊着“高了高了低一点,再往左一点,哎好了好了别动了。”
两人显然是兴致极高的。
高兴的声音落在何宛瑜耳朵里有些许的刺耳。
放鞭炮时,就只有何宛柏一个人感兴趣了,宛筠对此没什么兴趣,不过这不影响她感受过年的氛围。
何宛瑜则是没什么心情。
到了晚上一家人则是边包饺子边聊天,现在还没有电视,没什么娱乐活动,就只能聊聊天了。
何家也没有什么非得守岁的规矩,包好饺子大家就去睡了。
初一早上还要到爷爷奶奶那里去拜年。
说起来宛筠回家以后还没去过爷爷奶奶那里,主要是爷爷奶奶重男轻女,也不喜欢她这个孙女,自小关系并不好,所以她也不乐意去受那份气。
但是大年初一早上还是要去的。
第二天一早大家收拾好就出发了。
何爷爷何奶奶总共生了六个孩子,活下来的有两男三女五个孩子,在当时已经算好的了。
这也是何爷爷多年来放在嘴边一直骄傲的事,一辈子辛苦养大了五个孩子他对自己的成就很是满足。
今天来的就是宛筠一家,,三个姑姑明天初二才来拜年。
四叔四婶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
四叔现在有现在两儿一女,大儿子何宛杨比宛筠大一岁,女儿何宛晴十三岁,小儿子何宛竹十岁,四婶现在还怀着一个。
不过今天何宛杨不在,因为他也下乡去了,第一年自然是没有探亲假的。
何母还在家里笑过四婶这回是老蚌怀珠了。
宛筠属实是有点理解不了,四婶小儿子都那么大了,好不容易可以歇歇了,又来个小的不嫌累的慌。
估计又是为了传承多子多福的优良传统,摇了摇头。
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人倒是和气多了,不像原来何母和婶婶刚嫁进来时脾气那么大
第44章 过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