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回归平静。
两家的婚事已经商量妥当,刘父、刘母再留两天就回家了。
至于刘圆圆,她觉得自己和刘父、刘母说不通,就不再参与。
这日,刘父、刘母准备离开。
都走到车站了,忽然想起要嘱咐自家女儿一点小事,又返回去了。
站在门口,听见有人叫刘玲:“玲玲姐,音音叫你上去。”
“哎,好。我马上去。”
他们还没来得及叫女儿,她便砰砰砰跑上楼。
刘父皱眉:“别人叫玲玲也就算了,为啥又是她未来小姑子叫?”
刘母也不高兴,上前拉住伙计,打听楚音到底让刘玲干嘛。
他们来的时间不长,也不算高调,店里有不少伙计没见过他俩。被拉住的这个正是没见过他们的。
他挠挠头:“音音姐叫玲玲姐去谈生意啊!”
“谈生意?”
伙计点头:“对啊!你们应该知道我们店里还承接举办婚礼的事宜吧?那块只有音姐懂,音姐带玲姐一起做的。
对了,还有辉哥,也被音姐挑中了。但他是男孩,嘴皮子虽溜,却没有玲玲姐细心,现在还不怎么能上手。”
刘父不可思议:“两个女孩子干?你们店里只有楚音懂,其他人不懂?”
伙计不明白面前的人反应怎么那么大,可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婚礼策划是楚音带出来的。
除了他们家,整个县城就只有对面外国人也承办了。
他耐心解释:“是的,音姐读过书,有大本事。听说今年还考上帝都医科大了。就是她身体不太好,我们东家不放心让她去那么远上学。
她已经打算重新报考,明年就去隔壁市上学。她懂的多,我们店里的布置装修都是她设计的,之前的婚礼也是按照她的想法布置的。”
这个年代能考上大学就是香饽饽,何况还是帝都医科大学。
简直颠覆刘父的认知。
他张大嘴巴,又慢慢合上。嘴上嘀咕着:“不就是个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给她读书花那么多钱,还不是便宜别人。”
伙计虽然是个男的,但上过学,不像刘父这么古板,一听这话便不乐意了。
“您真是封建余孽。上头宣传都说生儿生女都一样,女人照样能顶半边天。您说我家小东家是个女孩,花钱读书?
告诉您,她在学校年年拿奖学金,压根不用花钱读书。而且大学生只是不包分配,但免学费,还有补贴呢!”
伙计越说越自豪,忍不住多说两句:“您说便宜别人?我告诉你,当初建议东家开店的也是我们音姐。没有她铺子也不可能做得那么大。
我们现在承办婚礼策划,办一场下来就收好几百、几千。早超过培养她读书的钱了。”
刘父目瞪口呆,什么话都说不出来,这一切都颠覆了他的认知。
而刘母整个人惊呆了,仿佛自己身处另一个世界。
可她渐渐的想起她家隔壁,那里有一排房子,在她未出嫁前,那里住的都是村里的知青。
他们无论男女都坚持读书,每天能听到他们朗诵诗歌。
村里的人上工回来便躺在家里睡觉,而知青们总会主持辩论赛、交流会。
&n
第82章 原来女孩子也能那么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