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完都很惊讶,因为他们从事刑警这么多年,少有见过杀了人还是这种态度的。
也不知道刘队说的是不是真的。
在座当中,唯有周正义听了后颇为冷静,因为他也这么认为,他说:“是因为凶手选择功德箱进行抛尸的缘故吗!我其实也觉得奇怪,正常人抛尸,肯定都选没有人流走动的荒郊野岭,这样才不会被发现,而这次的抛尸地点,是一个每到月末就会被打开一次的功德箱,这不是故意让人发现吗!况且尸体还被烟熏过,似乎在刻意保存尸体,以便让人完好地看见尸体一样。”
“最让我感到疑惑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刘神风走到一处蹲下,用手指了指身旁一包塑料袋里剩下的七根手指,“凶手在抛尸时,似乎有意将骨头与肉体分离,所以现场除了手指,才一块人骨都没有。”
“然后呢?”
“如果没有这几根手指,剩下的尸块中,哪一块可以辨认出是人肉。都不行吧,那样的话,就算尸体被发现,也不会被当成是人尸。”
“确实,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刑警,光凭眼力也很难区分人肉和牛肉羊肉的区别。普通人一辈子没见过几个死人,就更别提了。加上尸块都被烟熏过,尸堆被当作腊肉处理的可能性更高。”张志强进一步分析道。
“而且,就大众心理而言,由于一个普通人,身边发生凶杀案件的几率是很低的,尸体又没有表现人体特征,目击者在看见肉块的时候,很难往凶杀案的方面去想!”周正义说。
“所以我才好奇,明明只要不留下手指,这个案子立案的可能性就要小许多。可凶手偏偏不这样,明明找个没人的荒郊野岭抛尸,就可以不被发现,他却偏偏选择月末会打开的功德箱,不觉得这一切都很反常吗?”
听了刘神风的话,几人都一脸认同的神情。
“那凶手为什么要让我们发现尸体呢?难道他就不怕警察抓他吗?”
“谁知道呢?也许是想挑衅警方吧!”
“不会吧,刘队,现在可是法治社会,会有人这么不识趣,敢挑衅警方?”吕芳芳一副认为罪犯都应该怕警察的表情,这在几位老前辈看来,有一些天真幼稚。
张志强过来拍了拍乖徒弟的肩膀,“徒弟,你还年轻,有些人你没见过。这个世界,总有些人跟脑子抽了似的。自以为自己的杀人技相当完美,这种情况下,凶手会有极为强烈的炫耀心理,会向挑衅警察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张志强摸了摸胡子,“那接下来从哪里查起?镇里也是有好几万人,不可能逐一排查吧。就按照刚刚所说的几个条件,有稳定工作,和家人住在一起,和朋友腻在一块,可能是个表面上很开朗阳光的人。就先根据这几个特征进行筛查吧。”
大家都表示同意,唯有刘神风听着懵逼,他刚刚没有听到周队的推断,就好奇地问:“你们从哪儿得来的这几个稀奇古怪的条件?”
“周队说的啊。”张志强把周队的推论重新讲了一遍,“我们认为,凶手每天可支配的时间有限,花在处理尸体上的时间不多,才会选择分批次运尸的方式。”
听了后,刘神风说:“我觉得,不能这么思考。”
为什么?
大伙都觉得,既然刘队的推断是合理的,周队的推断是基于刘队的推断所构建的,自然也是合理的啊。
“确实,顺着隔天运尸这个思路往下推断,凶手确实是个大忙人的可能性比较大。可我认为这个案子不能这样思考。”
不能这样思考?
那是应该?
刘神风问:“大家有没有想过,凶手为什么要分批次运尸?”
“因为忙啊,一两天运不完,就每天运一点!”
“那为什么不能全部切完后,再一起转移呢?非要每天运一点?要知道,运尸的次数增加,不仅麻烦,且会提高风险,行动的次数一多,但凡当中一次被发现,他就完蛋了!”
这个问题一下把众人难住了,他们之前都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
“在没有必要选择分批次运尸,且分批次运尸要承担更大风险的情况下,凶手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批次运尸,为什么呢?”
大家试图解决这个矛盾,但想着想着,思路好像陷入了泥潭里,怎么也挣扎不出结果来。陈尧就直接询问:“那么刘队,你怎么考虑的?”
“我?我觉得,凶手宁愿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要分批次运尸,是在向我们传达一个信息!”
信息?
“分批次运尸这个线索,所传达的最准确的一条信息,莫过于凶手是小镇的居民。我认为,凶手就是故意制造这条线索让我们警方发现,目的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他就在这个小镇里,有本事的话,就把他找出来!”
听到这里,几位都是气的干瞪眼,人民警察岂能被这样挑衅。陈尧不能容忍,这什么态度!就骂骂咧咧道:“如果刘队的推断是真的,那这个凶手真的是太可气了。怎么还有这种人啊!敢向警察示威?真想请他吃几个月牢饭!”
刘神风从容地说了句:“凶手显然是对自己的犯罪十分自信,认为自己的犯罪很完美,警方一定没法抓到他。他采用分尸的手法处理尸体,是想将尸体上留存的线索全部破坏,让我们没法顺着线索找到证据来定他的罪。”
“那我们能找到凶手吗?”吕芳芳问道。
&
第5章 凶手的挑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