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章 论佛[1/2页]

恶魔的童年 落羽寒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听到刘队的问题,稍微有些失望,还以为他会问一些与线索相关的。
      不过,范伟听到刘神风的提问,似乎显得有些忌讳,假笑了笑说:“警官,你还是问点别的吧,这问题太高深了,我解答不了。”
      “可我除了这个,其他的都不想知道。而且,你未必解答不了吧。”
      范伟脸上的表情逐渐凝固,刚刚还带着几分笑意,几分虚脱的面目,现在却如同一张冷冰冰的铁板一样。
      尤其是那双黑洞般的眼睛,望眼欲穿,仿佛能直视人的灵魂。
      他此刻的神情,才像是一个在山上清修的和尚,而不是像刚才那般,只是个进厂做工的农村匹夫。
      “警官,你真的非得问这个吗?”
      “嗯。”
      “好吧。”他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我当了十八年和尚,对求佛者的心态是有些了解的。我觉得,会拜佛的人无非就三类。第一类是种善因得善果的人,他们一生行好事,去拜佛的时候,是想让佛看见自己过往做的诸多好事,从而换来善果。第二类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这类人一辈子都在精打细算,见钱眼开,为了钱,他们甚至都忘了良心和原则,败坏自身的佛缘,等到有一天,佛缘耗尽,走了霉运,人就乖了,便就乖乖前来拜佛,显示自己几分虔诚模样,积点功德。拜佛的目的也很纯粹,赶走一身霉运。”
      “至于第三类人,那便是恶贯满盈之人,他们一生做了很多坏事,到了后来醒悟,就会去拜佛,让佛帮忙洗脱满身罪孽,希望自己也能有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正果。这第三类人,也被称为系铃人,这类人的心里,因为做了某件错事,而这个错误留在心里无法释怀,变成一个无法打开的心结。因为无法靠自己打开,所以只能去寺庙,寄托希望于神明,望神明帮自己洗脱罪孽。”
      “多谢大师指点。”刘神风听了后感觉受益良多,这一趟路看来是没有白来。
      “问完了?”周正义问到。
      “嗯。”
      “那我们走吧。”周正义起身,对着周兰香说,“打扰你们了。”
      “不打扰不打扰!”
      他们要走了,就在几人要走出房间时,范伟突然大喊了一声:“警官!”
      几人转身去看向范伟,而范伟的眼睛,只盯着刘神风一个人!
      “怎么了?”刘神风也注视着他说。
      范伟停顿了一下,那卡在喉咙里的一句话被他强行扯了出来:“如果是第三类人的话,还请多加小心!”
      刘神风捏了捏围巾,说:“谢谢提醒!”
      随后,一行人出了屋,吕芳芳一出屋,就满心欢喜地看着那张纸条,得意洋洋地说:“这次的收获不小啊,要是联系了这个人,他可能会见过凶手也说不定。”
      她刚说完,刘队就朝她泼一盆冷水:“还是省点力气吧,就算找到他,也发现不了什么线索。”
      吕芳芳好不容易问到的线索被这么评价,她有些不开心,忍不住回怼道:“刘队,没试过怎么知道呢?破案不就是要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吗?”
      “你说的没错,破案确实不能忽略蛛丝马迹,但也不能一点头绪没有,只知道误打误撞吧。如果那个叫周阿九的见过凶手,在分尸案轰动小镇的时候,他就已经主动跑派出所提供线索去了。如果没有,就说明没有可以提供线索。”
      “凭什么这么说啊!他可能看见凶手,只是因为不爱管闲事所以才没有去派出所呢!”
      “他不爱多管闲事?他不爱多管闲事,会找和尚跟他讲寺庙卫生的事?”
      吕芳芳气头上,还想回怼,却发现刘队是对的,才无话可说。
      “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到办案就一头雾水,就喜欢用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方式查案,可是死耗子是这么好碰到的吗,力气浪费不少,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
      吕芳芳是张志强带的徒弟,看到徒弟被说,他面

第7章 论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