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不收礼。”
“要收就收瑜记月饼。”
“瑜记月饼——要冰皮的才好吃!”
“瑜记冰皮月饼,又白又软又香甜!”
这两天镇上的不少孩子们都走街串巷地又唱又念,更有活泼一点的孩子,还手舞足蹈一番,再加上前两句歌谣的魔性曲调,很是吸引了大家伙的的目光。
甭管是走街串巷的货郎还是前来赶集的民众,都听见了这抑扬顿挫的歌谣,对“瑜记月饼”四个字更是印象深刻。
“瑜记?瑜记是哪家店?”
“莫非是余记?”
“冰皮?什么是冰皮?”
“你听错了吧,月饼里哪来的冰啊?那不早就化成水了?”
关键是他们还时常拿着块雪白的糕点边走边吃。
真把隔壁家小孩儿馋哭了!
“小朋友,你们这什么冰皮月饼,都是从哪儿来的啊?”
“瑜姐姐给的。”
……这回答了跟没回答有什么区别?
“娘,我也想吃瑜记月饼。”不少稚童盯着江瑜请来的宣传小孩,对方吃得一脸陶醉,还意犹未尽地舔了舔手指,于是自己便扯着母亲的衣角,央求她给自己也买一小块。
“你看我像不像瑜记月饼?”她也想知道啥是瑜记冰皮月饼呢,她见都没见过,更不要说买了。
还有不少病急乱投医的人,真的直接去了余记糕点铺,眼巴巴地询问有没有冰皮月饼。
“小二,那冰皮月饼是你们家的吗?给我来几块试试。”
“这位客官,本店没有冰皮月饼,只有五仁月饼。”
“那怎么走街串巷的小皮孩儿们,都嚷嚷着瑜记月饼,要冰皮的才好吃呢。”
“呃,这我也不太清楚,许是重名了吧。”
“还说是镇上最大的糕点铺呢,连个冰皮月饼都没有,孩子,咱们走。”拗不过孩子的年轻母亲失望地拉着孩子走了。
“哎,这位客官,别走啊,您要是不喜欢五仁馅的,我们店里还有枣泥馅的!”掌柜的伸长了手挽留,结果却颇有些无奈。
“瑜姐姐,今日上午有一百多人问我瑜记月饼呢,还有五十多人去了余记点心铺。”一个衣裳端了半截的小男孩儿条理清晰地给江瑜汇报着今日的情况。
“瑜姐姐,也有几十人问我!”
“还有我,还有我!也有不少人问我呢!”
“你们都辛苦啦!”江瑜蹲下与他们对话,从钱袋里一人2文数了今日的酬劳递给他们。
“瑜姐姐,这太多了,你不用再给我们铜板的。”第一个说话的男孩在这一群小喽??敝心昙妥畛ぃ?哺?靼渍?文铜板的分量,第一个出言推拒。
他们只是在镇上边走边唱说了几句词儿,哪能拿这么多报酬,更何况今天一开始瑜姐姐就给了他们香软的糕点。
这个小男孩儿是江瑜从一开始摆摊就认识的,江瑜第一天摆摊,对集市一无所知,就是这个小男孩告诉江瑜,哪里能摆摊,应该把摊位费交到哪里。
小男孩不是每天都出摊,每逢大集,人流量最多的时候他才会出摊,平日里为了节省摊位费,他都是背着东西走街串巷叫卖。
但出摊时经常就在江瑜的摊位附近,一来二去的,江瑜也就对他熟悉了几分。
同时也知晓了他幼年失祜,家中仅余一个病弱的母亲,一个年事已高的祖母,一个年幼的妹妹。如今一家人挤在一间小屋子里,靠着祖母编些竹筐竹篮,母亲做些布鞋,他
第34章 姑娘,我可算是找到你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