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听了,都是连连应了,李纨才放她们回去。
接下来就是整改院子了。
因为没有什么需要大动的地方,请人也就容易了许多。
李纨把整个庄园划成了后院和前院,
前院是之前那片空地,正门入口处加盖了些棚屋,铺上厚厚的茅草,装扮的跟乡下隐士结庐隐居的茅屋一样,但是内里却要结实的多。
茅屋连成一片,形成大堂,里面就像平常的饭馆一样摆放了桌椅。
要想进入后面的空地,须得有人带领穿过大堂才行。
后面的空地上也改了想法,用不同季节可以生长的植物分隔成不同的小小院落,有长年翠绿的竹苑,腊月盛开的梅花苑。
正值季节的桂花苑,初春的玉兰苑、初夏的牡丹苑,盛夏的玫瑰苑,又开辟了个小小的水池,预备种上可以结藕的莲。
每个院落中,只留几套小几蒲团,或者长桌。
其余空地种上些对应季节的菜蔬,这样就算是别致的包间了。
即便是一时半会儿,没有人定这样的包间,就是放着自己欣赏,收获菜蔬也是不亏的。
后院就是李纨带着丫头、婆子们居住的三进小院和后花园了,李纨预备在后花园中种上各种调料,反正也不怕被其他人看见,就一股脑的把空间中的种子都种了下去。
在前院和后院之间又修了一个夹层,一来是为了存放自己从空间弄出来的底料,二来,李纨不想跟护院的住处离的太近,虽有一墙之隔,总觉得不美,用夹层隔一下到底安心一些。
这边院子还在修缮中,那边贾兰已经到了要入学的时间了。
虽说是早上出门晚上就会回来,李纨还是觉得,一个七岁多的孩子跟着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们一起读书总归是有点不放心。
因此决定想要去送送,就像这个时代把一年级的小朋友亲自送到学校的仪式感一样。
可是贾兰却不这么想。
贾兰一如往常的像个小大人一样,对李纨拱手“都已经入读书院了,怎么还能让娘亲自去送,别人会笑话的。”
“可是别家孩子都是十几岁了,向你这般大的并不多。”
贾兰又说,“所以老爷派了竹高跟着我,娘可以放心的。”
李纨只好放他离去,只送到门口,看到竹高已经牵了马在门口等候,见贾兰出来,抱了他到马上,一起去了学院。
李纨觉得这总是让竹高带着贾兰骑马也不是个事,还是得让贾兰自己学了骑马才行。
说着回身就想赵婆子打听,哪里可以买到马。
赵婆子想了想说,“若是在城里,原本就有骡马集市,要是想买马也很是方便。
顺着官道回城一趟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可以替奶奶去跑了这个腿。”
李纨皱眉,“是想选一匹合适的小马送给兰儿的,还是自己去挑比较好。”
赵婆子还没有回话,那钱婆子就接过话头,“城中人太多,若是带上奶奶定是要坐马车的,一来一回怕是要耽误许多时间。”
“若是我带上帷幔,骑马去呢?”
那钱婆子急忙说,“这可使不得,人那么多奶奶如何去得?”
&nbs
第22章 争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