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李纨忍不得,出来看热闹的,只要是妇人哪个也忍不得。
能在白鹭书院附近居住的,哪户人家都至少有一个或者几个学子在读书。
若是自己含辛茹苦,远离家乡跑来一心伺候,若是自己供养之人在背后还数落抱怨,代入想一下心里就气的发颤。
因此大家也不去管吵架的源头是什么,只是数落这些书生没良心。
其中那说自己妻子一手好绣活,吃顿饭才给自己二两银子的书生,妻子正是租住在这不远。
原本只是见人多,过来瞧个热闹,没想到吃瓜竟是吃到自己头上。听见旁边的人说着那书生如何抱怨她如何抠搜。
那妇人低头看看自己破了洞的绣鞋。
入读书院已是花费极大,何况自家丈夫还是个喜好交际的,自己没日没夜的刺绣眼睛都快熬瞎了。
想到自己还做姑娘时,自家父母哪年都要先紧着自己来,万事都没短过自己,还唯恐给的不够。
怎么嫁了人,事事以夫为天反而还遭抱怨。
越想越觉得气不打一处来,登时也丢了什么贤良淑德的教诲,抄起一杆扫帚,就追着夫君揍去。
那书生也是个不服输的,原本口角就落了下风,这下可有了出气对象,立刻与她扭打到一处,把整个事件推向了高潮!
以后的几天,事情朝着一种奇怪的方向去了。
一群书生开了辩论:
丈夫做出愧对百姓的事该不该原谅他?
女子该不该大义灭亲?
为了不大义灭亲,女子应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丈夫踏上不归路?
如此、这般等等行径的女子算不算的上是贤德女子?
大丈夫如何立身才能娶到一位贤德女子?
这世间到底还有没有真正的贤德女子?
等等...
辩论一轮接一轮,从盛夏辩论到深秋。
那叫陈卫的罪魁祸首已经身首两处了,还是没个结果。
人们已经忘了陈卫是谁,因为再辩论之中,有不少疼惜自己妻子的男士,渐渐开始申述这个世道的女子不易。
细数自己妻子如何不易,如何贴心,如何知礼等等。
渐渐的,话题跑偏了,变成了金陵贤德女子中谁能拔的头筹?
众位爱妻的男士纷纷提名,那些未婚的书生齐齐喝彩。
这一年金陵城中十分热闹,就连圣上也少不得参与一番,提了贾府的元妃,为金陵贤德之榜首。
无人敢议,此事才渐渐平息下去。
整个辩论,自始至终,没有一位女子参与。
七月盛夏,王熙凤生下了一个哥儿。
李纨在凤姐儿发动前几天,就嘱咐了庄子上,然后带了素云和碧月回了贾府。
原本想着,这时女子生产,无异于在鬼门关走过一遭。
那贾琏又是个指望不上的,还得自己去早早盯着才是。
第77章 王熙凤生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