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又不知从哪里摸出了另一个小匣子。匣内衬着虎纹锦,锦上叠着一束蓝纱。
贾母道,“这叫做鲛绡帐。”
在匣子里拿出来时,叠得长不满五寸,厚不上半寸,一层一层的打开,打到十来层,已经桌上铺不下了。
贾母道:“里头还有两折,必得高屋里去才张得下。这就是鲛丝所织,暑热天气张在堂屋里头,苍蝇蚊子一个不能进来,又轻又亮。
这个物件当初你们太爷买给我时五千两,如今八千两只怕还会有人抢破了头去。”
说罢,将两个匣子都塞与史嬷嬷手中。
接着,贾母又带着三人一一认了自己那些真正值钱的物件,或是古玩字画,或者翡翠青花,东西并不多,大多都是些轻巧的。可合计下来竟然能值个二三十万两。
原本看到这些,李纨和王熙凤应该欣喜若狂才是,贾府公库里早就干了,没想到贾母这里还能有这么多,不但能把账平上,整个府中也还能在无忧无虑的过上几年。
可是这会别说李纨和王熙凤,就连鸳鸯都屏住了呼吸,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吓得不敢出气。
贾母这样子实在是太像交代后事了!
凤姐还是忍不住开口,“老祖宗,你可别吓我!”
贾母反而安慰她,“什么吓不吓得,就是让你们认认物件,看看你们没见识的样子,别以后拿着明珠当鱼眼,把那好东西白白糟蹋了。”
李纨也有些哽咽道,“好端端的这是做什么?”
贾母不答反问,“你有妥当的地方吗?”
“呃..”李纨心想,我的地方妥当的不要不要的,但是我怎么解释呢?
史嬷嬷在一旁帮腔道,“夫人见你开的火锅店还有酱料店这些,有些材料都是你一个人运出来的,猜想你可能有十分妥当的地方。”
说到这里,凤姐也说,“是了,我从来没问过大嫂子,只是大嫂子收着的东西谁也找不到,想必是有什么十分妥当的地方?”
李纨只好说道,“有是有,但是...”
贾母严肃道,“你也不必说与我,只告诉我,那地方妥当不妥当就是了。”
“极为隐秘,除了我不会再有第二个人知道。”
“好,那到了晚上宫裁(李纨字)来把这些轻巧值钱的都运走,我让史妈妈给你留门。
至于运走了什么东西,鸳鸯和凤丫头统计统计,列个名册给我。
咱们就像当初商业街的分红一样,分上三份,每份我们在场的人都签了名,鸳鸯、凤丫头各拿一份,我的那份史妈妈帮我收着。”
鸳鸯又流下泪来,“老太太这说的是什么话?怎么就到了如今这样?若是您有个什么,我可怎么活?”
贾母也实在是说累了,就近走到一把红木椅子上坐下,然后看着三人说道,“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话了。今天我与你们大老爷吵
第104章 贾母的收藏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