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的本意是想写信给北静王,看看他那些常在边关的部族是不是知道关于拓跋春这个人和国家的消息。
可是还没等到回应,家中又迎来了贵客
南安太妃!
李纨已经习惯了,不管怎么折腾和作妖,事情总会绕回原著的圈子里,因此见了这人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让凤姐看好探春,自己出门与她周旋。
果然,此人装模作样的说了几句闲话,就聊到了以往四王八公鼎盛之时的繁华。一面又感叹起命运不公,说起来贾府中天仙般的女孩子们。
突然话题一转,说到女孩子们如今都各有了归宿,唯有探春让她心疼。想认作了干女儿,也算尽了老一辈当年的情谊。
李纨假意的奉承了几句感恩的话,就要转了话头,却见探春推了门自行出来了。
回头去看凤姐,只见她一手扯住正在捣蛋的?哥儿,自顾不暇。
南安太妃见了探春,上前拉了她的手,爱怜道,“我可怜的儿啊,如今也没个为你做主的。姨娘不顶事,母亲如今又那样。想想心口就痛的厉害。”
探春抽了手,冷冷的看了她一会,没头没脑的问了句,“不知府上规矩如何?只知道府中子侄众多,我若是做了您女儿,他们可服?可会敬我?”
南安太妃不明所以,回道,“我既然认了你,自然待你如亲女儿一般,他们自然敬你。”
“太妃娘娘不必绕弯子,我们都知道你今日来为了什么,若我愿意代替您亲女儿去和亲,你家族谱上可会出现我的名字?”
“额,女子不上族谱,便是我亲女儿也不会有名的。可是你不同,若你真愿和亲,就是救了我们家南安郡王的恩人,等我们王爷回来,我自然与他商议。”
“太妃娘娘,非是我无理。我救你家玄孙是一重恩情;替你女儿和亲是第二重恩情;远嫁他乡救回南安郡王是第三重恩情。
三重恩情并行,日后客死他乡了,还受不得你家子孙的香火祭拜吗?更何况,若是无名无号的,远离故乡,让人欺负去了也没处说理。
若是太妃娘娘愿意,那我也愿尽犬马之劳。若是不愿意,变算了吧,我如今名声不好,娘娘也是知道的,找个庵堂出家,还能与我小妹作伴,也不会孤单。”
南安太妃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她是知道些关结的。今天来一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了如今落魄的贾家,其他人家哪有搭理自己的。
二来也就是为了出口闲气,想把探春远远的打发了,城里闲话才能平静一点。没想到反而被探春拿捏了,往日都听说贾府的三姑娘是个带刺的玫瑰,如今想来还真是不差。
“太妃娘娘可以回去慢慢想想,只是时间不要太长,若是皇上下了明诏许了真正的郡主,自己想帮都帮不了了。”
送走了南安太妃,李纨纠结的看向探春,“所以就是,一定要出现在他家族谱上吗?做不了媳妇儿也做女儿?”
“嫂子这说的哪里话?”探春轻松的笑道,“什么女儿不女儿的,他得叫我姑奶奶!日后但凡提到我的名字,总要向北方拱拱手,礼数才算齐全。”
&
第121章 非要在他族谱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