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情绪还依旧沉浸在上一首离别词中的牡丹,机械般的跟着江羽落笔的节奏念出了这首诗。
“这首诗!一个生僻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语言通俗至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和谐圆满,景象清新、生动,而又意境优美。全诗篇法自然,第一句写景,是为‘起;第二句写人,是为‘承,显示了人们心中的凄迷纷乱;第三句是为‘转,给出了如何暂时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也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耐人寻味呐,哈哈哈!”皇帝高兴得满脸通红,就像三伏天喝了一大碗冰镇酸梅汤一般舒爽。
“这他娘的是什么神仙才华啊!”
“我不如也。”
“偶像啊,出道这才几天,就已经凭自己的才华走上了人生巅峰。可惜了。”
“噢?兄台何出此言?”
“浪费了颜值呀。”
“……”
“这江羽真的是不给人留活路啊,长的比我帅亿点点我也就不追究了,没想到才华也比我高亿点点,我要上去弄死他,诸位千万不要拉着我!千万不要拉我!千万要……拉我!”旁边的友人嫌弃的看着他。
作为议论的中心,江羽一脸微笑的站在原地,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身旁的牡丹,看看诗词,看看江羽,崇拜之情溢于言表,望向江羽的眼睛里充满了小星星。
看着这一幕的杨明远,牙齿都快咬碎。
可恶!他一定是抄的!他一定是抄的!!
“他一定是抄的!!!”压抑不住的怒火让杨明远失去了理智,心里话脱口而出。
周围的人都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个失去理智的杨明远。
“杨大才子气量有些小啊。”
“以这两首诗词的水准,一旦有人作出,必定广为流传,而我们这么多人读书人在此都未曾有人见过听过,他又如何是能一口咬定江公子是抄的呢?”
“嫉妒使人疯狂,‘杭州第一害了他。”
“这杨明远的心性始终是差了些啊,可惜了一身才华。”皇帝略显失望的叹息一声。
“噢?杨公子说在下抄的,可有证据?”江羽的面色依旧古井无波,整个人平静异常。
“以你的年纪,你如何有可能写出如此伤感的离别诗?!”杨明远有些后悔自己的口无遮拦,但是话已出口终是无法收回了,只好咬牙继续死撑着。
“噢?读书人,这就是你的依据吗?你平日里与人讨论学问时可有意见与人相左之时?难道不是引经据典来说服对方吗?难道那时的你也是如此靠臆测来与人辩论的吗?之前你作出诗词之时我还心道这杭州第一才子果然名不虚传,但是你现在的所作所为,为我等读书人所不齿,端的辱没了你这杭州第一的头衔!”江羽满面正气的驳斥着杨明远的无端指责。
“说的好!”
&nbs
第46章 诗歌与楹联[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