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京城。
初春,天清气朗,鸟语花香。
街道上赶集的人们络绎不绝。
小贩的叫卖声、酒楼跑堂的吆喝声不绝于耳。
“老三!你咋还在吃?城西校场那边就要开始了!”
路边小面摊,一满脸络腮胡,五大三粗的汉子,一脸急切的跟面前正西里呼噜吃面的同伴说道。
“吸溜!等我……吸溜……吃……吸溜……最后一口……吸溜吸溜!”
街道上。
“老李头!老李头!你着急忙慌的这是去哪儿啊!?”
“你不知道?”
“我这不刚从外地回来嘛。”
“哦,难怪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到底啥事儿啊?”
“城西校场马上举行比武招亲!”
“比武招亲?那有啥看头?”
“哎,你不知道,这次可不是普通的比武招亲。而是吐蕃、吐谷浑、大食、突厥、扶桑、高句丽这六国使节共同参与的比武招亲!”
“六国?那女方至少应该是位郡主吧,可是没听说有适龄的公主或者郡主啊。”
“听说这招亲女子乃是张子瑜张丞相的独女,一旦有一国胜出,圣上会立刻册封其为郡主。”
“原来如此,走走,同去!”
“你不回去放下包裹吗?”
“放啥啊放!看热闹要紧!”
类似的一幕正在京城的各个角落里发生着。
不时地有三五成群的百姓往城西校场涌去。
城西校场。
一面面旌旗迎风招展。
一队队的御林军在校场四周戒备,同时维持着赶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的秩序。
校场中央站着六队人马,每队大约50来人,服色肤色各异。
正是来自六国的求亲队伍。
校场左右两侧搭建有观礼台,王公大臣包括皇帝、皇后都在其中。
校场正前方是一座临时搭建足有十米高的高台。
高台之上搭建着一座三平米见方的遮阳棚。
遮阳棚的棚顶系着一顶大红色的丝绸牡丹。
左、右、以及后方,分别有一条红色的丝绸从顶部一直连到高台。
棚内坐着一名头盖红布,身穿红裙,身段婀娜的女子,正是张丞相之女。
校场中央的六队人马此时正目光灼灼的盯着女子。
均表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左侧观礼台正中央。
钦天监监正弓着腰,一路小跑到皇帝跟前,恭敬道:
“皇上,吉时已到,可以开始了。”
“嗯。”
皇帝点头,钦天监监正退下。
传声太监尖锐的声音传遍校场:“吉时已到!六国比武招亲,启!!!”
话音落下,六国队伍第一时间动了。
三百来人齐声喊着听不懂的话,冲向高台,声势浩大。
没见过这么大阵仗的老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
“老杨头,你看那一队人,头发都快掉光了,小短腿跑起来还挺利索。”
“可不是嘛,那人中上的一小撮胡子真他娘的膈应人。”
“那些头上顶着根棒子的不知道是哪国人?”
“顶着棒子可不就是棒子国嘛。”
“有这个国吗?”
“这不就是嘛。”
&nb
第227章 比武招亲[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