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菲菲对纺织厂的管理制度非常认可,这也是纺织厂能生存下去的主要原因,管理是没有问题的,一直延续了这个管理制度,应该是从李春生开始这么做起的,李春生大胆地改革纺织厂过去的管理制度,因为要改革纺织厂管理制度,李春生和自己的父亲李老爷还多次争执,李老爷是不想改变稳定的奖励制度,固定的奖励制度没有危机感,不会让员工们有担心,能好好的干活。
李老爷的这种想法是怕员工有什么流失,不稳定因素,但是这些已经过时了。李春生对李老爷也是耐心说服,如果纺织厂实行新的管理制度,那么纺织厂的产能会大幅增加,员工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爹爹,我认为纺织厂就应该实行计件奖励制度,这样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产能。不是死的管理制度,多干少干一个样,大家就不会拼命地挣钱,不会加班加点去织布。”李春生对父亲说,希望父亲会同意自己的建议。不要一直抱着过去的旧的管理制度不放,对纺织厂也没有什么好处。
“春生,你的建议,我还是不能实行,因为纺织厂这么多年一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不能一下子就改变,如果这样,会有很多员工接受不了,甚至会有的跳槽到别的纺织厂,这些你想过没有?”李老爷对儿子说,考虑问题不全面,不能只想着改革,往前大步向前走,不想想后果。如果真的出现员工集体罢工闹事,那该怎么办?事情闹到那个地步就晚了,不能全身而退了。
“爹爹,您这样瞻前顾后,那纺织厂永远不改变,就是一潭死水,早晚要不行的。”李春生对父亲说,李老爷觉得儿子这是在危言耸听,这些年不是好好的,纺织厂也没有倒闭,还是经营正常,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动。相反如果实行了这个计件奖励制度,那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工厂出现乱子怎么办?李老爷还是求稳,不像李春生那样激进,所以李老爷现在是在矛盾中,如果把纺织厂以后交给儿子李春生,那纺织厂肯定要改革,管理制度也要改变,那时纺织厂能不能保住,可就不好说了。
&nb
第345章 纺织厂的改革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