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章 傀师2[1/2页]

蛊事 孤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庄戚的师父是个年过半百的……壮汉,须发浓密,肌肉虬结,让我意外的是他身上没有尸气的痕迹,反而生气强盛,强盛到让我感到危险的地步。
      “你要三清三阳的顶上?”他声若洪钟,气势十足。
      我尬笑道:“其实次一点也可以……”
      本来只是想看看庄戚口中的“好货”,长长见识,没想到居然遇到了这种老怪。
      老怪盯着我看了一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先前带给我的压迫感也一扫而空,笑完支使站在一边的庄戚去泡茶:“这小子不懂事,给你添麻烦了。”
      “不敢当,不敢当。”我松了口气,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傀师大能,之前一直觉得这种级别的傀师肯定从里到外给尸气腌透了,现在看来不然,傀术一脉比我想象的更神秘莫测。
      “老夫叫庄桐,巫道一家,不要拘谨,屈小兄弟拜的哪位祖师?”
      “小子屈盈,供的麒麟。”
      庄老前辈闻言眉毛一挑,手上动作也停了下来。
      唉,又到了我不喜欢的普及时间,先前说过,巫术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远古部落的祭祀行为,紧接着衍生出占卜,这就是巫蛊一道最久远的传承,这两样对巫术施展者的要求非常高,天资与契机缺一不可,个中玄妙非常人可以参悟,因此巫的地位非常崇高,但到了商,不知是因为蛊术出现导致巫术泛滥,还是因为巫术泛滥导致了蛊术出现,我比较偏向于认为是某些研究巫术的人经过各种乱七八糟的尝试,另辟蹊径发现了蛊术,总之从那以后巫术变成了巫蛊术,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迅速向邪术一道跌落。
      之前大壮说我是走天门的,这所谓的天门便是以祭与卜为根基衍生出的分支,这些皆是玄奥法道,任意一支拿出来都够寻常人追索一生了,因此传承者寥寥,乃至于有不少法门都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到了现在,真传就更少了。
      而蛊术的传承发展则以术为主,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经验,因此发展速度尤为迅速,各种各样的术都被开发出来,宋代时巫蛊师们对巫蛊术有一次集成归纳,就是流传至今的阴阳二十六诀,以采药和制药为根基发展的蛊术系占据了二十诀之多,而巫系则只有祭祀、占卜、厌胜、风水、驱邪、养气(吐纳)六诀,当然,虽然我这么说,但是巫蛊两道早就密不可分了,二十六诀互相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与术相辅相成,据说当初分类的时候就争的不可开交,历经数年才定下来二十六诀的分类。
      宋是一个巫蛊术集大成的时代,各派所拜的祖师也是那时候敲定的,宋以前各路蛊术传承驳杂,拜什么的都有,很多都是学了些半吊子,半吊子教半吊子越教越乱,到了宋以后大部分巫蛊的传承才开始系统化,术法失传率大大降低,所以现在宋代以后的各类秘本传承广泛,而唐以前的秘本则大多都是孤品珍品,皆是这个原因。
      而“麒麟”的形象,则是巫蛊一道的诠释,因其包容万物,被认为是生灵之于自然的代表,倘若有巫蛊一道的奇才,能够兼修二十六诀,融会贯通,则可以“供奉麒麟”寓意—

第12章 傀师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