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壮爹的请求,我们先去将胡大爷的骨灰从殡仪馆中取出来妥善安置,活人找不到就罢了,都烧成灰了,他还能跑了不成?
……还真会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胡大爷的骨灰不久之前被人认领了,说是他的远房亲戚,要带着他的骨灰回乡入土为安。
不过幸运的是,那人留下了电话号码,我掏出手机看着大壮三人道:“最后一次,再找不到我们就不管了。”
电话很快就通了,令我意外的是,那一头是一个很清冷的女声:“喂?”
我说我是胡大爷生前的朋友,过来找胡大爷骨灰的:“请问您是?”
“哦……”那边的声音顿了顿,“我是他女儿。”
我皱了皱眉:“据我所知,胡大爷应该没有直系亲属。”
谁料听了这话,那一头的声音忽然变得冰寒起来:“你不是他朋友,他没你这么年轻的朋友,怎么?人都死了,你们还不肯放过他吗?”
我连忙解释道:“是我有一位长辈和胡大爷有故交,听说他去世了,让我来找他的骨灰安葬。”
听我这么说,她的声音也缓和了下来:“这样,抱歉,是我反应过度了。”
然后我们又聊了一阵,我才得知当年正是因为胡大爷的这个女儿出生,他才决定和他的情人私奔的,这件事没多少人知道,在当时事情过去后,胡大爷的师父偷偷收养了女孩,离开了京都,去了苏州定居,不久之前听说了父亲的死讯,才过来将骨灰带走。
我遗憾的让她节哀,正准备挂电话的时候她却说道:“我爹生前给他的朋友留了一封信,我念给你听。”
辛巳秋将行绝笔致诸故友
红花紫骝长街游,少年心气不加收。
百年沧海亦瞬息,谁与羲和共千秋?
潦倒春风尚能饮,明日黄花不可留。
此间人生不快意,诸君莫为故事愁。
红尘恩义无所报,榻卧临终起宏愿。
他年三山复相会,再满琼杯再酢酬。
…………
“好诗啊好诗,”一直到第二天再次启程的路上,大壮仍然在止不住的感叹,“没有技巧,全是感情,我都能从里面体会到作者临终前复杂的心路历程了。”
我一开始也听完也挺惆怅,但大壮唠叨了一天多了,听的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现在让龙哥给你一刀,你更能体会到临死的感觉。”
坐在副驾的龙在泉还真回头看了一眼大壮,目露杀气,看起来他也被念叨的很烦,吓得大壮连声保证不再说话了才作罢。
这首诗确实是好诗,那时候年轻,虽然有所感触,但并不大,直到多年过去再看这首绝笔诗,才又新增不少叹息,本来是不打算将进藏前这一枝节写出来的,但一部分是因为这诗,一部分也是为了补充一下江北八家的说明,再有一部分则是胡大爷的女儿后文中可能还会出现,于是将这个小故事修改修改,简略的分享出来,又耽搁了一些篇幅,实在抱歉。
 
第49章 谁与羲和共千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