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晨,这些黄泥真的可以把这些黑蔗糖变成白糖吗?”
沈茜一边捣碎着黄泥,一边好奇地问道。
她真的想不出这常见的黄泥竟然有这样的妙用。
陈晨也是一样。
他若不是在历史书上见过这个方法,他也绝不会相信这黄泥能把黑蔗糖制成白糖。
书上记载这个方法也是被人无意中发现的。
据传这个方法始于元代,相传在福建南安市有一位姓黄的商人,他开着小糖坊。
有一天,他糖坊的墙被风给吹倒塌了,墙中的黄泥有些刚好压盖在他刚刚制出的黑糖上面。
在清除黄泥时,他发现被黄泥覆盖过的黑糖变成了白糖。
于是他反复试验,证实了在黑糖上覆盖黄泥可以使黑糖变白,从此他就用这个方法制造白糖,发家致富。
沈茜听着陈晨说的故事,好奇地问了起来,“陈晨,那这个方法在元代就出现了,那怎么现在都是明代了,别人怎么都不知道?”
陈晨笑了一下,回答道:“沈茜,这么能赚钱的秘密,你会告诉别人吗?不会吧!肯定是自己偷偷制作白糖,来赚大钱。”
“哦,这也是。”沈茜摸了摸头,沉思了一下,“陈晨,那如果是这样,你又怎么知道的?”
黄泥制白糖这个方法主要记录在明朝后期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一书中。
恰好历史书上刚好有《天工开物》中黄泥制白糖这一个介绍。
陈晨的记忆力很好,他依然记得书上这黄泥制白糖方法的名字叫做黄泥水淋糖法。
至于是否有效,他还真不知道。
只不过他依然记得书上面写着的方法。
具体的做法是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砂糖。
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现在的南洋)。
当时老师说这个原理是用黄泥吸附黑蔗糖中的杂质,从而使黑蔗糖脱色成白糖。
陈晨现在用的不是甘蔗汁熬制制作,而是用黑蔗糖来制作。
他想着先把蔗糖熬成糖汁也是一样的道理。
陈晨是在《天工开物》这本书上了解这一个方法,可他不能对沈茜说出这一切。
于是他沉思了一会,终于找到了一个借口。
他笑着说道:“沈茜,这是我爹娘告诉我的,我爹娘懂得可多了。”
沈茜低着头,轻轻地说道:“陈晨,你爹娘真厉害,我爹娘都不会这些。”
就这样,两人坐在地上又开始捣鼓起了黄泥块。
这天气实在是太干旱了,黄泥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硬巴巴的,捣鼓起来非常麻烦。
所以两人的效率非常低。
等到三婶和小牛过来叫吃饭时,两人才刚刚弄出来还没怎样碎的一点点黄泥。
“陈晨,
第60章 黄泥制白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