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日清晨,等蓝清婉来村口时,村民们已收拾好行囊,列队等她到了就出发。
      村长在前面组织队伍和纪律,村里唯一的三个人力拖车,用来拉年迈的老人。
      黄寡妇的婆婆和孙婆婆以及焦先生的阿娘仇氏,这三人共用一辆车。分别由孟屠夫、焦先生两人轮流一个时辰交换拉车。
      孙婆婆家里没有人,作为报答,她每日分出一两大米给这两位壮丁。
      疯婆子和蓝小鱼以及李叔老娘在一辆车上,因疯婆子年事已高且神志不清,蓝小鱼本就伤势过重不宜出行,但此行不能再拖,斟酌考虑后蓝清婉还是决定带上他一起出发。
      这辆车由乞丐还有李叔一起轮流拉车,作为报答蓝清婉也听了村长的建议,与孙婆婆家一样的标准,每日分出一两大米给他们。
      穆池因跟蓝清婉成婚,已是一家人,李叔年岁也高,大部分都是乞丐来拉扯得,所以商议后决定将这一两大米全给乞丐。
      乞丐感恩戴德,痛哭涕零。
      二丫年岁比较小,村长年事已高,本计划与村长一车,但村长坚决要与村民一起步行,说要以身作则。众人拦不住他,只能由他去,想着等路上村长走不动了,再将他放车上。
      于是,二丫这一车,就放她和村里人的大件行李。由周叔两个儿子轮流拖车,经商议,这一两大米由村长家出。
      决定离村后,村里人也将家里的衣裳和值钱物件,还有能吃能喝能用的都捎上了。只要找到了圣地,就在那里安家,或许这个圣泉村这辈子也不会再回来。
      想到这里,村民有些伤感。
      王安德家有马车,但是没马,纵使他想跟夫人一起用车,也是没有的。为了节省路上的体力,除了生活必须的物资,其他的都不带走,眼前的祖宅是多年的传承,也是村里一眼望去最好的宅子。为了活下去,也只能抛下了。
      蓝清婉安慰大家:“等灾荒过去,还可以再回来。”
      村民知道她是在安慰大伙,却都没有拆穿,哭着笑着准备出发。
      出发前由村长清点人数,见连村外人士张胜德都跟来了,但吴家的却一口人没有见到,他沉了沉脸。
      “老周,老吴家的还来不来?”
      之前周家跟吴家关系亲密,这会儿村长就直接问了周叔。
      周叔摇了摇头:“俺也不知道,要不再派个人去问问?”
      “不用了。”蓝清婉摆摆手,对村长说,“要走的也留不住,咱们对他也是仁至义尽。”
      村长叹了口气,不再多说,就这样众人踏上了逃荒之旅。
      穆池见过那片圣地,但他不知是不是就是圣泉村所指的圣地,他跟蓝清婉形容,那里有水源有树木和草地,气候湿润,并不像圣泉村这块地三年不下雨。
      在路上,通过跟焦先生交流,蓝清婉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大旱的。
      比如她现在身处的国家是大魏,但是听说在大梁那边就没有这种旱灾,那边正常下雨,农民们也可以正常丰收。
      大魏这边却三年没有下雨,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大魏的皇帝被百姓指责说是不祥之人,皇室为了掠夺和掩饰谣言,才会四处搜刮民脂民膏,准备攻打大梁。
      也是他们一行人走得早,他们不会知道,在他们走后的下午,县丞就派官兵长在周边的村庄里开始抓壮丁征兵。
      都这会儿了,粮食和水源已经搜刮不到了,得到了朝廷的指令,带人前来抓男丁。
      不管老幼,年满十周岁的男子全部抓走。
      一时之间,各村落还存活下来的人都哀嚎起来。
      有一家吃饱全家不愁的男人很兴奋地想要去当兵,家里无人了,去报效朝廷还能混口饭吃。
      有家里就指着这一个男人才能吃几粒粮食的,男人如果走了,

第34章 终于启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