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离开这里?”
有村民不太赞同,外面没有水源,没有食物,他们怎么活下去,或许真的有人发现了这里,也能商量着一起共同生活?
见众人都不愿意离开,蓝清婉跟村长商量:“听那动静恐怕是来者不善,如果那伙人比咱们人多,别说留在这里继续生活了,指不定性命难保。”
村长是有过见识的,知道这乱世人性最不能考量,他以身作则:“小老儿我是要走的,你们想啊,如果真的只是想来找块地,用得着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吗?我看着这动静更像有组织的军队。”
“什么!军队?打仗那种吗?”
村民这下真的慌了,他们来到这圣地之前,也是在外面飘零过几日的,只是那会儿虽惨但还没饿殍遍野的地步,路上的流民眼里还是有希望的,有对活下去的渴望。
可他们虽没去外头,也是多少知道外面是在打仗的,大魏跟大梁在打。
这不管是大魏的军队还是大梁的,碰到就是有理说不清,一个不小心人就没了。
听村长这般说,村民不再犹豫,各家各户都赶紧去收拾粮食和水源,打包备好,准备继续逃亡。
这圣泉村是不回去了,那边早就成为了大魏和大梁开战的边界线。
等村民都收拾好行囊,又为离开后去哪儿这件事愁。
穆池建议:不如去大梁。
焦先生反驳:去大梁必经之路都在打仗呢,这会儿上去就是给人切的。
村长出招:去大魏,去京城?吴有才一家不是去了那那边吗?
蓝清婉不认同。
大魏的官兵都烂透了,真的去了京城,他们何以安家?
且她是现代灵魂穿越而来,知道很多历史上打仗的惨烈,大魏国主腐败无能,也无有才干的官员,更别说这头还大旱了三年之久,劳动力急缺,就这饭都吃不饱的地步,怎么可能打得过大梁?
大梁虽她不清楚国力如何,但听焦先生所言,那边对女子的教育都很重视,甚至开启女子科考,有才华有能力的女子皆能入朝为官。
若真是这样,那大梁也算得上国力鼎盛了,这样的一个国家,真的想打大魏,还不是信手拈来。
也不知道外头的战乱如何了,何时才能彻底恢复和平。
蓝清婉又问焦先生:“先生认为,这世上除了大梁和大魏,可还有其他去处?”
焦先生思忖片刻:“有,去西边。只是那边是三不管地带,不归大魏也不归大梁,那边是诸多势力组成的一股新兴力量,虽杂却不团结。”
见蓝清婉对那里很感兴趣,焦先生继续道:“那边有各地的海盗、山贼以及两国的罪犯,因无处可去,就去了西边。”
“且因为那边种族嘈杂,甚至有碧眼金发之人,没人去过那里,我也是听商队路过那里的朋友说起的。”
蓝清婉多看了焦先生一眼,没想到这人虽没出过圣泉村,但朋友还是满天下的。
毕竟在古代,有士农工商这个说法。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焦先生怎么说也是个读书人,原以为他会不屑跟商人说话,他竟称之为商户朋友。
再联想到焦先生最开始是想逃亡大梁,也更能理解他朋友满天下了。
焦先生果然是潇洒之人。
村民们
第65章 得知被迫离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