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佑费尽唇舌,终于和诸位大臣商量出了,开办超市的具体细则。
坦率的来说,虽然李佑知道什么叫超市,什么叫供销社,但你让他谈谈具体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他就两眼一抹黑彻底歇菜了。
索性这帮大臣都是各个时代的翘楚,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便给出了具体的方案。
首先是确定管辖单位,考虑到超市是个薄利多销的行业,而且不能让户科即办产业又收税,所以必须要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于是李佑决定效仿后世的某资委,以及?国对国有企业的合同化管理模式,成立商科管理超市的运营。
并且他还责令将除了冶金煤炭等重工业工厂,所有的民用产业都将被交予商科管理。
其次便是选址的问题,考虑到自己这买卖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是垄断经营,所以李佑决定步子卖的大一些。
他决定每万人就开设一间上千平的超市,反正盖楼和修路也花不了多少钱。
最后便是如何杜绝贪墨的问题了,如此庞大的国营产业,日后必定会有人管不住手的,他可不想看到两三年以后,就有高官的小妾在大马路上,高喊我家有五十辆四轮马车。
所以李佑决定在设立商科的同时,成立了督察科监督治下各科有无贪赃枉法之举,最后他还极富有前瞻性的,融合了后世反贪机构,以及借鉴我大清唯一的好皇帝雍四爷对付贪官的法子,在督察科设立了专门抓捕贪官污吏官吏的反贪司。
至于着督察科的主事,一定要是个看穿了世间黑暗,身上又充满理想主义,想要改变世界现状的人。
想到这里,李佑立刻便想到了那个清廉到全国闻名,以至于买斤肉都能震惊东南的海瑞。
选定好督察科的主事后,李佑拿出纸笔开始大致估算起,自己这一番操作所需要的费用。
根据他的计算,不算后期的人员俸禄,前期他至少需要往里投入8万两银子,也就就是80万枚银币,才能完成各部门间的整编与重组,而建设一座千余平米的超市,大概还需要要5千两银子左右的费用。
随后在查看了夏原吉给出的人口分布图后,李佑决定前期先开设3家超市,这倒不是他心疼钱不愿意多开。
事实上,如今户科的府库里光存银就有四十余万两,建设超市的费用对他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罢了,主要还是因为李佑目前所占领的土地,目前已经被分成了三个县。
考虑到超市只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才能盈利,所以李佑目前只能暂时在每个县的县城开设。
在将一切交代妥当,送别了诸位大臣之后,李佑开始思考起商科主事的人选。说句实在话,李佑麾下的这帮大臣,除了毕懋康、潘季驯、宋应星三个理工男,其余的几位各个都是搞经济的一把能手。
夏原吉,治世之能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钱袋子,没有他朱老四别说北伐了,恐怕穷得都要当裤子了。
第114章 海瑞与张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