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敦霍尔姆郡,已经正式更名为安定县,成为了此时大唐治下最北方的县城。
此时的安定县城内,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街道两旁的酒楼商铺里人声鼎沸,酒香四溢,叫卖声络绎不绝。
街道上,各式各样的发色在太阳的照射下,显现出了别具一格的光泽。
不过,不管是唐人还是撒克逊人等异族,所有人都穿着厚实的明制汉服,戴着翻毛的遮耳瓜皮帽。
假如不看这些的皮肤和发色,旁人肯定会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大明洪武朝。
因为只有朱八八在位的时候,大明朝的百姓才会这么普遍的佩戴瓜皮帽。
又因为棉花这种神仙作物,还没有传到此时的欧罗巴大陆,所以这些内衬着羊毛的汉服,很快便填补了市场的空缺。
这些内衬着羊毛汉服一经推出,立马便遭到了追捧,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虽然价格比那些填充稻草的麻布衣高出许多,但是依旧挡不住众人购买的欲望。
毕竟,这些服装不但更加舒适,而且保暖性要更强。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那些价格高昂,还十分不好清洗的毛皮,这些汉服简直是道君的馈赠。
内附的撒克逊人为了表示自己并无反心,本来就爱模仿唐人的一举一动,所以在唐人都换上了汉服后,他们紧随其后也咬着牙购入穿上。
不列颠的寒风刺骨,这些撒克逊人穿上厚实的汉服后,顿时便觉得刺骨的寒风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虽然这种衣服穿起来有些繁琐,而且不利于繁重的体力劳作。
不过,听百货超市里那些漂亮的唐人小娘子说,这衣服本来就给那些不事生产的读书人穿的,如果需要干繁重的体力劳动,完全可以购买那种同样衬了羊毛的短衣长裤。
虽然说是内附,但是为了预防这些撒克逊人,被有心人组织起来造自己的反,李佑在接受内附请求的同时,便下旨废除了撒克逊人曾经的身份。
所以,一些原先身份是农奴的内附撒克逊人,在穿上汉服的一瞬间,向福禄镇的方向跪倒叩首,痛哭流涕的大呼着李佑的仁德。
作为驻防于此,防备诺森布里亚人南下的旅长马芳,对于内附夷人当众向殿下表达崇敬,还是十分满意的。
后世人如果看到,这种仅仅因为一套衣服便痛哭流涕大表忠诚的行为,一定会觉得非常可笑。
但是,在工业化之前的世界,这种薄利售卖日用品的行为,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仁慈。
要知道这年头,不论是普通布匹还是昂贵的丝绸,这些物品直接便可以当钱用。
不然,古代华夏的官员收入里就不会有布匹这一项,这可是硬通货,比粮食还坚挺的硬通货!
毕竟,只要风调雨顺善用土化肥,不断增产的粮食价格会不断下降,而布匹产量就那么一点点,价格差的也不会太多。
第167章 内附者的希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