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2章 开了挂的毕懋康[1/2页]

西欧大善人 爱吃盐的斑比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从李佑将后世土法炼钢的技艺,无偿传授给了工科主事潘季驯,上百座由粘土和砖头建造的小高炉便在大唐拔地而起。
      相较于原始的炒钢法,颇具近现代风格的小高炉,让钢水的产量每日提升了数十倍。
      但因为生产条件过于简陋,不但炼钢的过程没个标准,甚至连个趁手的工具也没有,所以产出的钢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与气泡。
      而钢水中过量的杂质,也直接导致了钢材结构强度普遍偏低,使得唐军所装备的火器损耗率极高。
      为了提高钢材强度,减少火器的损耗率,李佑命令武科主事毕懋康、工科主事潘季驯、礼科主事宋应星三人通力合作,争取早日解决钢材强度的问题。
      为了提高众人的积极性,李佑特意下旨定下条常例。
      凡是发明或创造出有利于大唐的生产工具,以及改良现有工具提高生产力,或者是提出了什么了不得定律的大神。
      除了赏银千两以外,如果发明者将没有官职,其人将被授予从九品的散官官职。
      要是发明者有官职在身,五品以下者官职原地加升一级,五品以上者当年考评为‘优并加封四品散官。
      当然,要是有人灵感爆发,变成如牛顿、爱迪生、特斯拉、高斯等神人般厉害的人物,李佑的奖赏将更加丰厚。
      李佑参照历朝历代的爵位体系,制定了新的爵位等级,准备以此来封赏那些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朝臣。
      将来,假如真有人发明创造出什么划时代的工具或定律,自己完全可以赐予其爵位,鼓励其继续向前探索世界的奥妙。
      如此一来,李佑也算是为推进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剩下的就等待开花结果便好了。
      作为公元8世纪最先进的兵工厂,位于福禄城外的武科,在过去的半年多里,已经累计生产了上万杆不同型号的火绳枪和燧发枪。
      因为缺乏统一规格的锻造器械和原始车床,使得即使是相同型号的枪械,不但口径有微小的差别,甚至就连枪身的长短也完全不一致。
      或许是因为周围的撒克逊人实在过于弱小,各科的主事们认为只要做好保密工作,现有的武器装备便足以应对周遭蛮夷的围攻。
      周围的蛮夷现在连火药都不会制作,就算他们的工匠人均都是达芬奇,手工仿造出火绳枪或燧发枪,没有火药也只能当烧火棍使用。
     

第172章 开了挂的毕懋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