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筏入水,微微晃动,便随流而行。
绕山一周后,又回到正路。
这期间,众人偶有去到留存的山间打猎和收集能吃的野菜野果。
离开了群山,放眼望去,是一片浑浊的水面。
众人撑杆前行,倒是时不时遇到一些存活的百姓。
看衣着朴素,应该是运城下面村子里的老百姓。
在木筏上的日子,比之山上还要枯燥。
不能燃火,不能走动。
即便下面垫了好几层草席子,依旧湿意很重。
加上人多,晚上也没办法好好睡觉。
不过两日,众人越发憔悴了。
好在水流速度比之走路快了无数倍,没多久他们竟是出了江南地界。
最后流入一片大湖,接着上到陆地。
湖边芦苇飘荡,野鸭被惊起四荒而逃,留下零零散散的野鸭蛋。
苏荔眼睛利,一下就发现了数枚。
其他人见着纷纷寻找起来。
吴氏精神大震,拿起锅碗瓢盆就准备做吃的。
几个青壮年立马去附近查看,顺道捡些柴火回来。
苏荔慢悠悠的取了草席往平坦地方一铺,飞身上去就是一躺。
她四肢伸的笔直。
动也不动。
心里却一阵叹慰。
能伸展身体是多么的舒服,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木筏上蜷缩四肢的经历了,太痛苦了。
鸭蛋很快被煮了汤,众人皆是迫不及待的喝起来。
在木筏上喝水极不方便。
一个是洪水太脏,没法喝,大家只能喝之前储存的雨水。
一个是喝了水需要解决个人卫生,这么多人在呢,否管是大的小的男的女的,都觉得不好意思,便各个控制着少喝水。
在一个,他们已经快十多天没吃热食了。
每日吃的不是野果就是生肉干。
若不是亲身经历过,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他们竟然可以坚持下来。
一碗带着肉味的蛋汤下去,众人只觉得心里畅快不已,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苏荔摸着鼓鼓的肚子,满足的往草席上一躺。
阳光穿透灰暗的云层落下。
虽然不然敞亮,却也给人带来希望。
妇女们利索的架起晾衣杆,把湿润的被子拿出来晒。
男人们收拾起地面,又找了树枝树叶搭起棚子来。
众人一片忙碌,剩下两个小朋友被放到苏荔身旁。
苏荔只觉得困意袭来,往两个小朋友嘴里塞了糖果,就让小老弟看着更小的石头。
自己则是闭上眼睛,终于睡了一个舒服的觉。
这一觉就到了夕阳西下。
离她不远便是火堆,燃烧的噼里啪啦,暖意阵阵。
几个大男人围着火堆聊着天。
另一边,晾晒的衣架那也有一处火堆,临着搭建的简陋灶台,吴氏她们正在做晚饭。
苏荔耸动了下鼻子。
有烤鱼的香味,面条的麦香,荷包蛋的焦香。
“二妮子醒了,饿了吧?”刘屠户带着笑意的声音打断了苏荔的思索。
她起身,朝对方点了点头,往另一处火堆那边走去。
女人们都在这边,还有两个年纪小的。
“二姐”三娃第一时间看到她,眼睛亮亮的露出傻笑,“今晚有好吃的,有鱼,有蛋,还有面吃。”
说完,他还咽了咽口水。
苏荔摸了摸他油乎乎
第19章 古代逃荒路上18[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