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孟浅予顿了顿,抚了抚鬓边的秀发,软语轻声向顾舟解释。
      春日宴的第一场,是诗词雅集。
      设立之初,就是为了诚征天下才子,替苏城春茶作出好诗宣传。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苏城的各大茶行都会费尽心思,请来本地或者外地的才子,替自己的茶行出这个头。
      往年,孟家也会花费大笔银两,从京城请来才高八斗的大家,来替孟府参加雅集。
      只不过,孟家在京城的名气没那么大,门路自然不够精通。
      段家是人精,知道李沛的大伯在朝中当官,就送厚礼给李宏天,让他帮忙物色有能力进翰林的才子前来帮忙助阵。
      当然,段家也不能每年都有机会夺得头名。
      苏城有一户书香世家卓家,他们家的女儿,嫁给了苏城四大茶商之一的袁家。
      所谓书香世家,就是代代皆有人才出。
      到了这一辈,更是出了个苏城诗仙,卓青律。
      此人不足双十年华,就已经名扬天下,作出非常多脍炙人口的诗集。
      就连京城,也有不少人知道他的美名。
      不过,卓青律无意入朝为官,而是选择了到暮苍书院当先生。
      听说颇受学子尊崇。
      孟浅予的四叔比卓青律年龄更大,但提起此人的才华,也是赞不绝口。
      自从卓家和袁家结亲后,卓青律替姐夫的茶庄,拿过了好几次诗词雅集的头名。
      听说,他前不久从京城拜访名师回来,在作诗一事上,又精进了许多。
      显然成为了今年诗词雅集的夺冠大热门。
      顾舟听到此处,心里在打退堂鼓。
      他生平最怕就是学语文。
      想起以前读书的时候,每次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头皮都忍不住发麻。
      对于这种出口成章的诗人,理工男表示,最好有多远躲多远。
      顾舟摸了摸有些发愁的太阳穴。
      要是早知道会穿越过来的话,一定会把唐诗三百首,外加宋词和元曲一起带上。
      免得到时候,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要去跟文绉绉的才子掰头时,会落于下风。
      顾舟不解,“卓青律有才,跟楼下的人吵吵闹闹,又有什么关系?”
      孟浅予声音婉约。
      “夫君,你有所不知。卓青律虽然是本次参加比赛的才子之一,但他有个爱好,就是喜欢出对联。”
      “对联?”
      “嗯!其实也算是袁家弄出来的一种宣传手段吧!在诗词雅集开始之前,就让卓青律出了一个上联,还放话说如果谁能接住下联,就可以得到一千两奖励。”
      “这不是挺好的吗?”
      小二听到这话,急急插嘴。
      “东家,您有所不知。卓公子明明是代表袁家茶庄出对联的,可他给的上联,却跟茶叶半两银子关系也没有。不少才子都去试了,结果人家就是不买账,硬说答得不符。”
      他顿了顿,继续道:“现在楼下是分成了两派,一派当然是支持卓青律的,觉得卓公子不管怎么出,自有他的深意所在。而另一派,原本就看不惯卓青律都那么厉害了,还下场跟众人抢头名,就拿对联说事,硬是指责他这次出得没有水平。”
      顾舟和孟浅予走到了一楼大堂,场间气氛果然聒噪不已。
      文人吵架,不比武夫,一言不合就动手动脚。
      只见两拨人整个面红耳赤,像是东风在压西风,看谁能当狂风。
      顾舟侧着耳朵听了听。
      支持卓青律的才子,学起了齐景琛摇

第104章 才子闹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