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住接媳妇回来啦?”
进了三李屯,天才刚黑,村头晒谷场边围着村里的老老少少在扯闲篇,看到林绣两人进村,远远的就有人喊呢。
乡里乡亲的,带着调笑。
拴住是宋凛的小名儿,这个林绣知道。
他家里就他一个,好容易生下的,给起个贱名图着好养活。
“老五回来啦?快家去吧,你爹你妈忙活一天了,饭早都做好等着呢。”
宋宝库兄弟三个,儿子大排行,宋凛行五,村里人也叫他宋老五。
这么一会儿,听了好几个名字了。
人群里跑过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透着机灵,过来跟男人打招呼,“回来啦。”
然后看着林绣笑了一下。
就跳上车头另一边。
这位正是前几天救他的三个人中的笑面小哥。
他这是要跟着一起回宋家,马车是借生产队的,要还。
到家他帮着送还马车,就不用宋凛再跑一趟。
三李屯的房子建得很规矩,横平竖直的田字格分隔,横三条竖三条的路,竖着五排村里话叫五条街。宋家在第二条街,靠着中间主路的东面,邻街。
三间砖瓦房,门开在当中偏东,东边一间卧室,西边两间,中间堂屋连着厨房,最里间也是卧室。
院子西侧靠街方向是三间土坯的厢房仓库,正房与仓库之间的拐角还带着两小间的草棚,放着农具和柴禾。前后两个大园子,后园子种着玉米。前园子是各种蔬菜。园子与正房之间是个百十平的小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
格局与林家大差不差。
事实上一路所见的屋舍,差不多都是这样的。
前后两个菜园子,只一个种菜,另一个大部分都是种粮,中间带个院子。
只从外观也能看出来,这是一户特别干净整洁的人家。
能盖得起砖瓦房,说明日子过得也相对宽裕。
“二叔,二婶儿,老五回来啦。”
马车刚到大门口,笑面小哥陆家栋就冲着里面喊呢。
老大的声音,把左右的邻居都喊出来看。
房门很快就打开,出来两位婶子,前面个子不高,肤色特别白净长得很好看的,脸上笑开了花,但只是笑,并不说话。
后面跟着的利索的高个子大婶高声应和着:“看到啦,看到啦。家栋也来啦,快进屋。”
招呼完陆家栋,也不管宋凛,只看林绣“回来的早,路上这是一点儿没耽搁,好好好。绣儿,腿麻没麻?”
那叫一个亲切。
“这是姑。这是妈。”
宋凛给林绣介绍人,说话的是宋姑姑,只笑不说话的是宋妈。
“姑姑过节好,婶子过节好。”
林绣打招呼。
宋妈啊啊啊的应着,拉着她的手亲近得不行。
林绣看明白了,宋妈不能讲话。
这个也是之前没有人提过的。
新发现。
快不得接新媳妇过节,还得让姑姑回娘家。
姑姑高兴的应着,一边帮着往下拿车上那个装菜的筐,“大老远的还拿这么些东西。快进屋,炕热乎着,赶紧暖暖,就等你们回来吃饭呢。”
林绣利落的跳下车。路上早把包点心的纸扔掉了,只剩下还有半瓶水的罐头瓶。下车要收拾军大衣和草席,也让宋妈更快一步收拾了。
&nbs
第11章 热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