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绣正想找事做呢。家里来人了。
宋爸哥三个,他是老二。宋大伯家的大伯娘带着两个儿媳妇,宋三叔家的三婶带着三个儿媳妇,两个没嫁的闺女都过来了。
再加上屯子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婶子嫂子的,主要是老太太多。壮劳力都去上工了,一天八个工分呢。宋家伯娘嫂子那是舍了一天的工分来的。
老太太们再抱着背着孩子。
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就寒暄呗。姑姑给林绣介绍,都是什么亲戚。跟自家是什么关系。
这个场面,把林绣新奇得不行,她本人是孤儿,那时候也都是独生子女了,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亲戚的。
突然见这么些生人,这么些复杂的亲戚关系。她很谨慎不主动聊啥,就人家问什么,她答什么。
农村妇女聊家常,还能问啥,就是问问兴隆镇的事儿,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啦,有没有什么八卦啥的呗。
再就是问问林家的情况,几个孩子,还有几个没结婚的,有没有分家,家里多少地,姐姐们都嫁去哪里了?谁家谁家也有亲戚在哪呢,认不认识啊?家里收成怎么样?
林家日子过得不算好,林绣也没有想跟陌生人分享自家隐私的意愿。
上辈子历练多了,她要是不想聊啥,根本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随便拉一个人,比如大伯娘,看她爱显摆亲家是村长,那就捧着她说。谁想显摆啥,就引着人往那方面聊。话题立马就能转移。
这不是就不用盯着她聊了嘛。当好一个捧哏,乐乐呵呵的,把人都聊高兴了,看着场面热闹,还都说她性子好,随和。
多好。
就是家里的瓜子消耗了好几盘子,怪心疼的。
糖块儿也被干掉了小一斤。
林绣很快就看出来,这些人,没一个是真向着宋家的,好家伙,瓜子糖果真当是三十年后呢?要多少有多少。现在这东西多珍贵呀。一盘子接一盘子的吃,吃完还一个劲儿的追着宋妈添新的。
也就是姑姑,主动去拿盘子,一次只给上个盘子底儿,还故意装作看不见盘子空了。
那几个嫂子、小姑子,好嘛,自己去柜子里翻找,大把大把的往出拿东西,还偷着往兜里揣。
这是败活谁呢!
宋妈不是没看见,但是这个场合,总不能撕破脸吧。
林绣当时也忍着没出声。
来串门子就跟村里人打架,太虎了。
等到了中午,人散了,都回家做午饭去了。
姑姑手脚麻利的把还剩个底儿的瓜子和糖块儿都给拿到西屋柜子里了。
还就不信了,她们好意思去还没结婚的未来媳妇住的屋子里去翻去。
“不是舍不得让人吃,但是没有这么造的。”
还跟林绣解释了一句。
林绣没说啥,心里想着,您要是不动手,我都恨不能自己动手了。就看不惯这种欺负人的。
难怪宋家接媳妇回来过节,还把姑姑接来呢,原来作用在这儿呢。
她就明白,宋爸几兄妹之间,这基本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了。
中午宋妈说煮面条吃。早早就和了面。
林绣看水缸里水不多了,宋妈说等拴住回来去打水。
那倒不用,闲着也是闲着,她拿了水桶扁担,这
第14章 挑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