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上的数字是3215.28。
在七八年农历三月这个时间点,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现在宋家的三大间红砖房,三万块砖,七分钱一块,两千一百块钱足够了,再加上棚顶窗户玻璃,两千五百块钱,可以建好。
再比如,城里工人的工资,八级工一个月112.5,但能挣上八级工资的工人,都得是国宝级的老师傅。一般的单位,六级工就是大师傅。挣77.85每个月。
拿六级工资的工人家庭,一个人挣工资养活家里老婆和五六个孩子,再加上老人,十来口人,一家子饿不着。要是双职工,哪位另一个只拿一级的35.5,一个月113块钱,养十口人,就吃喝不愁的。
林绣自己仔细算过。攒这些钱,再加上建房子,她和宋凛结婚的花费,再加上置办那些做木工的大大小小的工匠。家里人口少,按平时挣工分足够日常开销来算,这些年,宋爸至少得挣七千以上的收入。
听屯子里老人唠嗑讲过,说宋爸十四五岁就自己养活自己,出去找零活挣钱了。木匠活全是自己悟的。他今年四十三岁,十九岁结婚以前的收入都成家用。从二十岁开始算,二十三年,平均每年得攒三百块钱。
那十年,管得严,再往前还有几年灾年,日子都过得穷。
活肯定不会太好。
平时生产队每年满工差不多二百天左右,还得满工。半工的一百来天能不干。一年干一百五十天活。一天挣两块钱?
她不知道具体是怎么个挣法。自家二哥结婚的时候,找人打过一个碗橱,自家出木头和材料,把木匠接家里,供吃供住,打了两天,给了一块五的手工费。
那差不多算是最简单的木工活了。自家公公这种名声能传到县城里,城里的人都抢着找去干活的人,应该不是那个价。
好吧,这么一算,攒下这点钱,也是有可能的。
果然还是得有手艺才行。
林爸要是有这个手艺,再有五个儿子,也不至于穷成这样了。
而且,家里也不只是这一个存折的财产。
之前林绣敢想着盖牲口圈,又要养这养那的。可没有惦记过要让公婆出钱。
牲口圈不用盖好的,土坯的就行。不用花钱,村里找关系好的小年轻帮着垒起来也就是一半天的功夫。猪圈三五块钱一个就能买到。鸡鸭鹅直接买蛋自己孵。一个鸡蛋才二分钱。
本钱她能出得起。一是她自己做缝纫活,挣了几十了,再加在娘家时攒的,还有之前宋家给那二百,还剩下的一点。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一百块钱了。
再一个,宋凛婚后把自己的私房钱上交了,有五百三十四块七。他去上学的时候,把零的三十四块七给他带着零花用。整的都在她手里呢。
手里六百多块七百块钱,林绣都觉得自己小富婆了。
如今又加上公婆给的存折。
她莫名有了暴发户的膨胀感。
公公第二天真就没去上工,吃完早饭就要去镇上给宋凛发电报。临走还问林绣,有没有啥想吃的。
能有啥想吃的,总共也没几样可以选择的。
想了半天,“想吃酸的。”
具体的真不知道想啥。
中午的时候,公公回来了。大包小
第31章 富婆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