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买了仨院子,林绣都有点收不住手了。
真是好位置,两个是跟正门只隔了一条街的。一个离西门就过一条马路,最靠着路边。原来那房子也是死脑子,一点不知道变通,把东墙一拆,就能建大几间的门市。
紧靠着学校的侧门,干点啥买卖不成啊。
哎哟,看房子的时候,就把林绣给急得不行。
再一看周围,都是老实本分过日子,就没人想着要开发开发这种黄金地段的商业价值,也是够了。
回来把这话一说,林家人,姥姥和林妈的想法是,“卖咸菜这么挣钱,哪有空干别的。不能天底下的钱都让你一个人挣了去吧。”
宋家人的看法是,“主要咱家没人啊。现在还不让生了,要是家里能再多几个孩子,有多少活儿也不愁人干。”
牛红兵和张凤敏的观点是,“本本分分上班,把工作做好,工资也足够养家活口的,再多钱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把时间放在工作上,把工作干好呢。”
看,这就是处在不同身份的人,观念上的差异所在了。
市场经济的威力,还没有机体现得太强烈。
马上大学毕业,京城的大机关也去得,省城的单位也随便挑的牛红兵和张凤敏就觉得有工作,把铁饭碗揣牢了就好。
林家现在是不缺钱了,房租年年涨,只靠着收租,家里孩子们都能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了。他们就觉得,要有取舍,顾一头就可以,反正日子也不能更好了。
宋家呢,急的是看着来钱道,没有人去挣。宋家人口少,势单力孤,老两口总有人口焦虑。
林绣都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么愿意养着小静,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个。
不管怎么说吧,她现在确实分,身乏术,恨不能一个人劈两半,也忙不过来。
只能是把那几个院子买下来,就那么放着出租等拆迁。
“还是钱少,我要是钱多,也学那些港商外商啥的,买块钱,开发。自己建商场,建住宅楼。”
“你快拉倒吧。人心不足蛇吞象,饭得一口一口吃,你连个大字都不识,能有现在的成色,都谢天谢地,一天到晚的,怎么这么不知足呢?”
林妈觉得闺女太激进了。
林绣是只恨自己挣钱慢。
又没法说,你们的想法,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现在的人,没有人想到,经济能发展的那么快的。
着急也没用,过了年,连咸菜的生意也做不成了。
没有菜可以卖了。
林绣又张罗着回家建咸菜加工厂。
之前还说十亩地用不完,现在看,问题不大。
“妹子,你真是讲究人儿。大姐啥也不说了。建厂的钱,你也别跟我抢了,我全掏了。”
提到建厂的时候,林绣问姜大胖要不要合资,姜大胖说不用,那样她太占便宜了,厂子建起来以后,她正常进货就行。
林绣没同意。说销售的事儿还是得指望姜姐,她只管生产,不管销售。所以还是五五分成吧。
这不是,姜大胖就说啥不让林绣拿建厂的钱了。
也行吧,林绣了也不争这个。
“那姜姐,你看看家里亲戚朋友当中,有没有识字会算账的?咱厂里得有会计呀。我这边儿再找个出纳。咱亲兄弟明算账,账做清楚了,也省得挣多少钱心里都没数儿。”
“不用那么费劲,我家闺女这不是正好初中毕业了,也没考上高中,让她去吧。”
&nb
第62章 咸菜厂提上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