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林绣并不喜欢,也没有多擅长。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
人活在世上,总得跟别人接触。
有些事情,就是免不了的。
忙完了这一波,天气又热起来。
春耕农忙过去,王青河就带着他的一帮子师兄弟,在三李屯宋家的老宅子做木工活。按林绣给的图纸,做桌椅。
没有用实木的,太重了。
用的都是三合板。
板材镇上就用木材厂,能压出来。
这些都不用林绣操心,王青河自己也带队伍干了小十年了,很内行的。
只把图纸给他,说好要什么样子的,一准错不了。
老宅的地方大,天气暖和了,也不用在屋里,园子也没种,怎么都能施展开。
做好的成品放在仓房里慢慢干着,够拉一车的,陆家栋或者宋老六谁有空的时候,起个早或是贪个黑,跑一趟省城就送了。
八月份房子交钥匙,装修随后就开始。
大框架就那样儿了,内部也不大动,用不着。
一楼堂食,二楼包间。
一楼就量把地砖铺一下,再就是墙上订上人造革,中间每两排桌子中间彻个墙出来做间隔,没别的。
二楼能麻烦一点。
要做隔间,得彻墙。
林绣还留出来三分之二的位置单独隔出来,打算做成婚宴的大厅。
包间确实也用不了那么多地方。
楼上的装修麻烦一点,但是可以慢慢来。
不耽误一楼开业。
地砖铺好,墙订好,隔墙也砌好了,就进桌椅,原木色的桌椅。
桌子也都用与墙面一样的革包起来,看着干净,还好收拾。
只是人造革怕烫。
这个林绣也早有准备。
到了林妈发挥的时候了。
用玉米叶子编的隔热垫,又好看又环保,还省钱。
村里家家户户都种玉米,最不缺的就是玉米叶子。
林绣早早的就跟厂里的人说了要这个,让家里有老人闲着没事儿的,帮着给攒一点,挑好的收拾出来,洗了晾干就行。
这都不算是活儿,平时聚在一块儿闲聊都干出来了。
以林绣在村子里的人缘,她说要啥,那还不是成山成海给她拿嘛,别说还是家家都有,平时都烧火当柴禾的东西了。
等厂里存够了玉米叶,林绣又开车带着林妈回三李屯,现场教学,教村里的老太太们怎么编。
并不是特别麻烦的手法,日常都是自己做鞋做衣裳的老太太们,很快就能上手。
林绣不白用,编一个给一毛钱。
老太太们就更积极了。
别小看这一毛钱,手快的,一天能编十来个,冰棍才二分钱一个,干一天,都够小孙子小孙女吃一个夏天的冰棍了。
这东西是消耗品,用时间长了,散上个汤汤水水的,都不好再用。
肯定得多备着些。
收够了开业用的,林绣就跟几个编得最好的大娘说好了,可以接着编,攒在一起,够一百个了送去厂里就成。李红霞管着饭馆,不走厂里的公账,是林绣自己的馆子。直接给结账就行。
桌椅都上了,餐具也都是订制的,去景德镇定的,这会子可没有后世的来名牌效应,再怎么有名,其实东西都不贵的。
林绣一定主量三千套,正经的大客户。
厨房也是重中之重了。
 
第91章 锦绣饺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