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些奇闻异事尔若偶尔也会在信里同她分享,不过隔着信纸犹如隔靴搔痒,像这样有问有答的聊这些还是头一回,再加上崔献玉见多识广,为人健谈,聊起来很是愉悦。
      她现在可算是知道为什么去父亲那,十去九回崔献玉都在了。
      很快,巷子前路越来越亮堂,嘈杂声也越加大了。
      “好多人呐!”
      甫一出巷子口,善文就忍不住叹了声。
      沈遗琅看着大街上形形色色的戴着面具的身影,就是一阵头疼,热闹她是喜欢的,但是这人挨着人她有阴影。
      “这样才热闹不是吗?”崔献玉含笑望过来。
      沈遗琅也是笑着点头回应,这趟出来主要是陪崔献玉的,她不能做扫兴的人。
      街边商铺的屋檐全都拉起了缤纷的灯,暖暖的色调衬得天边都亮了许。
      从眼前嬉笑着跑过的几个孩童手中皆举着精致的小小鱼灯,青鱼灯、鲳鱼灯、鲫鱼灯等等叫人目不暇接。路边卖面具和花灯的小贩吵吵嚷嚷的叫卖喊声,卖花郎三两结着伴向游人兜售自己挎篮中妍丽的绢花,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象。
      “是很热闹。”沈遗琅避过好几个差点撞到她的小孩,揉了揉有些发凉的指尖,好笑说道。
      “前面有变戏法的!大人我们过去看看吧!”善文踮着脚张望不远处人群里围着的卖艺人。
      小楼约莫也是被这街上的气氛感染了,出来就一路无话,此时竟也大着胆子提议道:“奴觉得那边在大师那里求求签也不错……”
      说完见沈遗琅崔献玉他们看过来,颇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沈遗琅都可以,她没意见。
      崔献玉笑:“都好,不着急,时间还早。”
      几人正说着,突然人群分出条道来,沈遗琅抬眼看去,首先入眼的便是两条憨态可掬的彩狮子,随着敲锣打鼓的声音正做着各种相当有难度的动作,再后面就是一行踩着高跷戴着彩绘面具的卖艺人边走边舞。
      他们出来的时间也是赶巧,恰好碰上舞狮。
      耳边是源源不断的叫好声,沈遗琅也很给面子的鼓掌拍手。
      才驻足了一会,又听善文声音,“大人,那边那边!”
      哪边啊?被善文拉着看去,崔献玉也随着她二人动作转头。
      “河边呐,我们去河边吧,那边可以放花灯!”善文兴奋的吱哇乱叫。
      善文开始还碍着崔献玉在,话还不多,不过很快就这样原形毕露。
      沈遗琅看了眼崔献玉,崔献玉笑着做了个随意的手势。
      几人也是要往前走的,此时去河边也是正好,于是他们退出人群又向着另一波人群走去。
      永度河最叫人称奇的便是那座芦花桥,听这名字可别以为这城里的河边还长着芦花。
      此名的由来还是前朝时,一位诗人夜游玉京,途经此地,见桥下之景流连不前,观至天明叹了句“明月芦花”。
      有夜色迷人、飘渺无际之意。
      毕竟既不是真明月,也没有纤芦花。
      幼时这芦花桥的声名闯入沈遗琅耳朵时,她就好奇极了,当时年岁尚小的她央着父亲带她出来看,这芦花桥白日里来看还看不出什么,要想看到明月芦花的奇景,还得是在夜里,岸边桥下皆是灯火通明的时候才行。
      还未到桥边,崔献玉就看到这芦花桥之景,不由地眨了眨眼。
      这桥桥下的桥洞拱起一个完美的半圆,和水面的倒影形成了一个浑圆。桥洞壁上靠下位置嵌着灯盏,此时在桥下摇曳烛火,同岸上的明灯相辉映,在桥底水面的反射下将桥洞照的灯火通明。
      从他们的角度望去,只能看见侧过来的半壁桥洞,但就

第68章 明月芦花[1/2页]